中国具备全球化引领者的意愿、能力和机会——世界赞赏中国的全方位开放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题:中国具备全球化引领者的意愿、能力和机会——世界赞赏中国的全方位开放
新华社记者樊宇 俞懋峰
“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时代,世界将去向何处?带着探求的情绪,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
在此背景下,“开放”“全球化”这些中国两会的关键词成为世界舆论的高频词。海外媒体和观察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两会发出愿同世界合作共赢的信号,中国已具备成为全球化引领者的意愿、能力和机会。
意愿:中国亮明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态度
“面对全球化、自由贸易、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停滞不前的现状,中国如何应对?是否会再一次发出‘达沃斯’之音,以安世界忐忑之心?”3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发表文章表达对中国两会的期待。
两个月前,白雪皑皑的瑞士达沃斯。“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准确把脉。
两个月后,春暖花开的中国北京。“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习近平在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展现了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拓展国际合作、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动力的开放姿态。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反全球化浪潮逆流涌动之际,中国坚持全方位开放的态度得到了国际舆论的赞赏。《加纳新闻》网站评论说,世界现在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全球化,中国这样支持全球化的国家应该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上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彭博新闻社网站刊文说,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国却在持续开展支持全球化的行动,捍卫自由贸易。
能力:中国已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6年是全球化‘遭受巨大打击的一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美联社报道如是说。
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中国对全球治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提出了多项务实主张。
中国作为东道国主动设置议题,推动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就建立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达成共识,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向前迈出新步伐。
2013年习近平正式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年多来,这个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中国同56个国家和区域合作组织发表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同文件,同11个沿线国签署自贸区协定,与56个沿线国签署双边投资协定。
截至2016年6月,中国国企在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承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8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累计达511亿美元,在18个沿线国建设了52个经贸合作区,累计完成投资156亿美元。
《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等外媒称,站在全球化钟摆运动的重要节点,中国正经历从全球化受益者到全球化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转变,未来世界将继续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机会:中国引领和抓住新的全球化机遇
“美国现在对维持全球运转和多边治理毫无兴趣,而中国却在计划各种基础设施投资,构建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整体互联互通……北京获得了引领和抓住全球化的机遇。”西班牙媒体这样感叹。
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各国共商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各国优势互补,带动区域新增长。7月二十国集团峰会、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还有穿插其中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这些都是各方探讨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时机。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载文说,在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和英国出人意料地决定“脱欧”之后,中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化的最强力量之一。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长远看,中国有意愿、有能力、有机会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而中方则强调,中国希望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实现和平崛起,同时反哺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国际秩序的合理变革。
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新加坡《联合早报》就指出,如何吸取西方推动全球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财富分配不均、避免民粹主义崛起等问题,是中国所必须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