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以港兴工”看点:挺起临海工业的“脊梁”


广西新闻网记者 韦义华 通讯员 曾开宏

阳春三月,绵绵春雨中,钦州港码头作业区,巨轮泊岸,大型桥吊机来回穿梭,载货车辆来来往往,蔚蓝的大海与蓝色的厂房交相辉映,巨型储油罐傲立其中。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使这个昔日的小渔村,成为钦州工业集中区。这里,挺起了钦州临海工业的“脊梁”。

 

唱响“以港兴工”主旋律

 

“要发展,建大港”,这是钦州人的共识。自从1994年钦州全民捐款建设的两个万吨级码头开始启用,“以港兴市”、“以港兴工”就一直是钦州发展战略的主旋律。 

新的千年,沉醉的北部湾风生水起。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准实施,钦州作为钦(州)防(城港)功能组团,定位为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建成泛北部湾最具活力的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同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国家商务部确定钦州为全国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钦州人抓住了这一“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性机遇,描绘了工业发展的“线路图”:建设新兴临海工业城市,发展临海大工业,深入实施“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把钦州建成“泛北部湾核心工业区”。 

“千百亿崛起工程”,是钦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产业的经典之作。其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要求,科学规划了产业发展的方向:依托中石油炼厂一二期工程,延长产业链,培育一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石化产业,6大产业的年产值分别超过100亿元,改造落后产能,提升现有企业,承接产业转移,使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100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