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光伏产业厉兵秣马抢先机
滨海新区网讯 7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国家发改委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发布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此前确定上网电价时采取的“一事一议”的招标方式成为历史。业界普遍认为,统一上网电价的发布将使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迎来建设高潮。这场产业盛宴,又将为近年来在光伏制造领域阔步向前的滨海新区带来什么?
光伏电价跨入1元时代
在此次“上网电价政策”出台之前,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均采取“一事一议”的招标方式确定。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竞相被大企业以“低廉”价格跑马圈地。在去年8月国内进行的一次太阳能光伏特许权招标中,中标企业的最低上网电价仅为0.7288元/千瓦时,而当时同类项目的上网电价为1.09元/千瓦时。
一路走低的上网电价抑制了企业投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积极性。国内光伏产业领军企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去年八成的产品都出口到了欧洲。此次发改委发布的“上网电价政策”无疑将重新唤醒企业的投资热情。该政策以2011年7月1日为界,此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发改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为1.15元/千瓦时;此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则为1元/千瓦时(除西藏)。
“上网电价是国家根据国情并参考欧州支持太阳能光伏市场补贴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制定的,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有利于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王志新说。据了解,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每千瓦时发电成本已低于1元。
新区企业将深耕国内市场
“企业在利用好国家政策的同时应该做足内功,优化产业配置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争取早日实现平价上网。”王志新毫不掩饰该新政给企业带来的利好,他坦言:2009年国内启动“金太阳工程”时,英利中标全部273兆瓦的70%。目前,英利正在积极关注国内项目,争取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份额。
作为国内的光伏巨头,英利公司去年入驻滨海新区,其天津英利300兆瓦项目已开工。英利选择天津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因为港口,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英利的出口量曾是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的重要支撑。英利也是光伏产业“产在国内,销在欧美”的最好证明。新政明确了光伏发电有价可循之后,国内光伏市场势必成为企业竞争的一块蛋糕。同样在新区设厂的友达光电表示,目前公司产品以销往欧美为主,新政出台后,公司将研究国内的政策和市场,争取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早在新政出台之前,已嗅出商机的英利就意识到国内市场将进入爆发期,先行与电力企业合作抢滩国内市场。6月30日,英利宣布与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组件供应协议,向其提供总计110兆瓦的光伏组件。王志新表示,这个110兆瓦的光伏组件是目前英利国内最大的订单。随着国内和全球其它新兴市场的发力,传统的欧洲市场占英利产品份额将由82%降低为65%-75%。
发力“十二五” 新区“逐日”步伐加快
据新区经信委相关人员介绍,依托现有研发优势,新区将通过招商引资和示范项目带动,全力做大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力争“十二五”末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8GW-10GW。这一产能目标接近于2010年国内太阳能组件总产量。在这一图景背后是英利、友达光电、尤尼索拉、英利、京瓷、津能、宏大中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正向新区快速集聚。
“新区还将加大光伏产业研发转化力度。”新区经信委相关人员介绍,目前新区企业正组织开展转换效率20%以上的晶硅光伏电池技术攻关。此外,依托南开大学的技术优势,天津津能公司建成了5MW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南开大学与保税区投资公司共同成立了泰阳光电科技公司,实施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的中试研究,建成了我国第一条0.3MW的中试线。#p#分页标题#e#
据悉,滨海新区专门出台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自今年起连续3年,滨海新区及各相关功能区共计安排18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产业也是其中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新区今后的目标是全球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太阳能光伏工程研发中心、光伏人才培养基地和绿色阳光新城区。”新区经信委相关人员表示。(王森 张维维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