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洋:扎根农村39年的农技“慈善家”(图)
编者按:
陈淼洋同志39年坚守基层农技推广岗位创先争优,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淡泊名利、精益求精,在平凡岗位做出非凡业绩,为党员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在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时期,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在省委创先争优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陈淼洋是好人、好党员、好干部,值得我们学习。现将陈淼洋同志的先进事迹刊登,以飨读者。
大江网讯 记者张愉报道:背挂一顶草帽,身穿黄色军衣,脚踩解放鞋,11月3日,在自己负责的江西九江湖口县武山镇五里村籽棉超高产示范地里,57岁的武山镇农技站站长陈淼洋对记者谈起棉花种植经:“适时播种育壮苗,科学施肥助稳健,及时抗旱防早衰……”从18岁到农技站工作,39年来,岁月凝结成满头白发,风吹日晒在脸庞上留下黑红的印迹,陈淼洋一直没离开过农技站。这个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成为高级农艺师,把农技事业当作公益慈善来做,受到农民的一致称赞。
从中学生炼就成高级农艺师
“说起去海南育种,我觉得特别心酸,觉得对不起家人。”
“小时候家里穷,上小学时经常没米下锅。”谈起小时候的日子,陈淼洋唏嘘不已。也是那时起,陈淼洋就希望庄稼收成能高点,这样的愿望让他在中学毕业后成为乡农技站的种子员。
只有中学文化程度,怎样就成了农事百事通?“他爱钻研科技。2006年,我们从省里请了个教授来搞棉花种植,三年时间,他就跟在旁边学。从棉花种子如何选,如何人工传授花粉学起。”长岭村病虫害统防统治负责人沈海春这样描述他眼中的陈淼洋。因为深知自己底子薄,陈淼洋奉行在实践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的方法,“三下海南”育种,足迹遍布浙江、湖南、辽宁、河南等地。谈到“三下海南”,这个57岁的农村汉子意外地在记者面前抹起眼泪。“那时(1976年)小孩才刚出生,我就打包去海南,当时心里特别难过……哎呀,说到这些,现在还觉得特别心酸,觉得对不起家人。”在海南的三年,他都没在家过年。有一年回家,儿子看到晒得乌黑的他,直喊“野人来了,野人来了”。
扎根农村一线,“土专家”陈淼洋在国家和省部级农业科技期刊上发表了12篇专业技术论文。1999年他获得中级农艺师资格,2004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