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蹲点调研:高效生态怎样两全
隆冬时节,我们登上黄河入海口的远望楼。九曲黄河,奔腾万里,正是从这里注入渤海。从卫星航拍图上看,黄河入海口色彩斑斓。这块总面积15.3万公顷的新生土地,是我国东部面积最广阔、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河三角洲湿地。
1987年,这里还是垦利县的草场。23岁的草场管理站职工付建国乍到这里,被眼前的荒凉所惊诧:大片的盐碱地上,除了芦苇和赤碱蓬,看不到其它生命迹象。
24年后的今天,付建国已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副站长。而他和同事们日夜守护的这片土地,也跻身“中国最美六大湿地”之列,685种野生植物生机勃发,296种鸟类自由翱翔生息。对生态环境要求苛刻的珍稀濒危鸟类丹顶鹤达到380只、黑嘴鸥1500只、东方白鹳350只,分别占全球总数的15.2%、18.8%、11.7%,并由候鸟变成繁殖、越冬鸟类。
如此强烈的反差,是山东省东营市高效生态发展之路的缩影。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交融的大背景下,东营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努力探求“高效”和“生态”的“黄金结合点”。
经济转型
■从70%的产业与石油相关到形成电子信息、石油装备制造等六大高端产业集群
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2008年3月落户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生产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棒材、阳极板。短短3年,年销售收入就达到15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跟公司负责人一聊,我们才知道,天圆铜业的前身,曾是东营市最大的国有企业——东营棉纺织厂,其20年间最傲人的业绩不过是年产值20亿元。3年的转方式调结构业绩,让20年的辉煌黯然失色。
作为一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人们曾经用3个70%来形容东营的经济结构:70%的GDP来自石油,70%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70%的产业与石油相关联。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东营的地方经济遭到重击。痛定思痛,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东营的必然选择,而两大国家战略的交融实施,更为东营的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穿行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能充分感受到经济转型的浓厚氛围。据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建立介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石油装备制造等六大高端产业集群,“2011年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0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0亿元。”
经济转型,绕不开传统产业。我们很好奇,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力量的传统产业,在东营究竟实现了怎样的嬗变?
数据是最好的答案:近年来,东营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030个,完成工业投入1332亿元,使得化工、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东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亮点。5年间,东营共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77个,完成投资238亿元,培育规模以上企业78家,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
如今的东营,已经摆脱了对石油经济的依赖。2010年,地方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超过73%,2011年也将超过2/3。
生态立市
■湿地面积增加了1.1万公顷,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达到59种
在东营采访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田青云说起这样一件尴尬事:上世纪90年代初,一家电视台举办森林知识竞赛,主持人问:“哪个城市没有树?”抢答者脱口而出:“东营!”主持人宣布正确。这个镜头,深深刺痛了东营人。
东营是黄河退海之地,成陆时间短,土地碱化严重,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恢复整理的难度大。“东营生态脆弱,生态发展之路是惟一选择。”东营市委书记姜杰说,“生态也是生产力,环境好了,城市宜居了,高端人才、技术、项目自然会流入,发展才有后劲。”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的美景,让我们惊诧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如果我们没有深入了解,绝对想不到东营人为之付出的艰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口地区因下游水量减少,退化萎缩的湿地面积达到10多万公顷。“十一五”期间,东营投资29.5亿元,组织实施了百万亩湿地修复、河口地区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管理能力提升、资源可持续利用五大工程。
2010年6月24日,沉寂了35年的黄河故道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昔日沿海滩涂一片茫茫、毫无生机的场景不再,芦荻飘雪、鸟飞云天的壮观景象重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增加了1.1万公顷,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达到59种。
说起这些年的成绩,东营环保局副局长燕景广很是自豪。“生态市建设的新指标体系包括5项基本条件和19项建设指标,截至‘十一五’末,东营已经有4项基本条件和13项建设指标达到要求。”
黄蓝交融
■未利用地的开发贯彻高效生态理念,耕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确保做到理性开发
2009年11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又成为国家战略。作为“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唯一城市,能否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东营找到破解之道: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
广饶县荣丰集团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大宽敞的厂房里机器流水作业:农作物的秸秆粉碎后做培养基,注入食用菌种加以培育,食用菌成熟后装箱销往市场,剩下的培养基加工成肥料。这里每天的食用菌产量达20吨,每公斤售价20元左右。副总经理杨海军指点着规划图,向我们介绍这里的独特之处。“产业园占地270亩,与1万亩大棚的产量相当,实现了循环生产。”
让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已经成为东营全市上下的共识。仅有204万人口的东营,却拥有1200多万亩土地。全市452万亩未利用地,占山东省未利用土地总量的1/5,其中万亩以上的成片土地334.8万亩。在东部沿海,这样充足的后备土地优势,唯有东营。
“未利用地的开发贯彻高效生态理念,绝不是无序开发、一窝蜂地上项目。”东营“黄蓝”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薛荣建介绍说,哪些是耕地,哪些是生态用地,哪些是建设用地,区分得很清楚,确保做到理性开发。
编辑点评
经济要发展,环境须保护——如今,环保意识与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何论证环保的重要性似乎都不为过。然而,怎样有效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在认识论层面储备充裕,而在方法论方面显得跛脚。多年来,山东东营积极统筹、着眼长远,力求找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实现高效与生态的良性“两全”,给人启发。环保不是“此消彼长”的一时权衡,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当前,各地都在努力调结构、促转型,以期增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理应因地制宜,破解“办法不多、抓手不足”的难题。(记者 徐锦庚 卞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