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工业 铸就辉煌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性时刻,在2011年收官之际,淄博市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及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万亿大关。这是淄博工业新的跨越,是淄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齐风泱泱,淄水汤汤。淄博,这片诞生龙山文化和齐文化的古老土地,这座拥有百余年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老工业城市,带着历史的风尘,踏着时代的脚步,依靠全市人民的不懈奋斗,铸就了今天的万亿辉煌。回首百余年历史,几多风雨,几多艰辛,风雷激荡,壮丽恢弘。这是浓墨重彩的光辉史册,是可咏可叹的华丽乐章。

  奋进的历程 辉煌的成就

  作为一座历史久远、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淄博工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进入新世纪后,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不断推进工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工业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总体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由“环境立市”战略到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节能降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的工作指导方针,2008年,提出加快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的总体战略目标。2009年,市委提出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的路子,突出结构调整,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突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总体工作思路。2009年,中央领导分别对东岳集团、新华医疗器械集团等企业进行了视察,并对淄博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从2003年起,全面实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二次改制”。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建立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形成了“市国资委—资产经营公司—企业”的三级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系。

  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扎实有效。2004年,开始实施“双百工程”,“十一五”实施“5年1500亿”技改计划,提高了传统行业的技术和工艺装备水平。2009年,启动创新成长型企业培育计划。2011年,启动推进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

  高新技术、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三个亮点”日益凸显。组织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起点高、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全氟离子膜打破国外公司长期垄断,成功实现产业化。引进西门子、西铁城、中化集团、山钢集团等一大批战略投资者,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大力推动跨国经营,淄博工业开始全面融入全球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全面打响。2005年,启动生态市建设,先后实施两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累计投资230亿元,整治污染企业4800多家,新上治污设施680多台套,全市8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恢复鱼类生长要求,整体水环境恢复到1985年以前水平。2006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加大节能减排考核和处罚力度,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顶格处罚。2009年,淄博提前一年半在山东省率先完成“上大压小”任务。“十一五”期间,淘汰所有立窑水泥生产线,关停淘汰小化工、小钢铁、小造纸等“土小”企业3800余家。加大产业转移力度,先后在宁夏、甘肃等地建设了一批“飞地园区”,为工业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新材料技术论坛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搭建起了凝聚全国乃至国际创新人才资源的新平台。从2004年开始,实施了对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和国家名牌产品奖励制度。2004年,淄博市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名城”。2009年,淄博市被授予“淄博陶瓷·当代国窑”,陶瓷地域品牌全面叫响,“中国陶瓷名城”的形象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淄博市被授予“新材料名都”称号。

  县域经济快速崛起。淄川区、周村区、临淄区、桓台县4个区县列入省30强区县。桓台县由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工业强县,连续10年入选全国百强县。沂源县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省10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发展成为全省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县份之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最高的县份,打造出典型的“沂源现象”。2009年,高青县被划入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沂源县享受中部地区国家投资政策,淄川区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百年风雨,百年奋斗。淄博工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回首淄博工业走过的历程,我们自豪地看到:

  淄博工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综合实力。淄博工业连续实现新跨越,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淄博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基地和建材主产区,工业在全国的地位更加稳固。全市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10户,过50亿元的企业18户,过10亿元的企业77户,8家企业进入全省工业企业100强,5家企业进入全国企业500强。创建了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泵类产业基地、国家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国家功能玻璃特色产业基地、国家色织布产业基地。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淄博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48位。日本知名新闻媒体将淄博市投资环境列为全国第18名。

  淄博已经初步建立起新型工业化体系。工业门类涉及35个行业,化工、建材、冶金、机械等支柱产业占工业总量的70%以上。传统工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0%以上,国内先进水平的占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24.4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15%。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医药、汽车及机电装备和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均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产值26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3%。

  淄博工业内涵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技术创新能力日益提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73家,其中国家级8家,拥有院士工作站27个,数量居山东省首位。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6件,山东省著名商标180件,中国名牌30个,山东名牌143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能耗总量以年均8.17%的增长速度支撑了GDP年均14.33%的增长,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23.0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9.06%和27.31%,工业连续十余年实现增产不增水,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1%。淄博工业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全面提速。截至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达到203个,21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淄博市投资。4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到10多个国家地区投资。

  淄博工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显著提高。淄博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作,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专业市场、配送中心多个层级为主导的现代物流框架初步形成,物流业规模跃居山东省第四位,现代物流“旱码头”雏形基本形成。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居山东省第三位。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大幅提高,全市7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民收入的70%来源于非农产业。截至2010年,全市拥有经济强乡镇28个,其中工业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4个,过20亿元的10个。

  宝贵的经验 深刻的启示

  淄博工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

  必须始终牢固树立工业兴市的理念,强化工业兴则淄博兴、工业强则淄博强的意识,努力推动工业经济不断实现新跃升。工业是淄博城市文明的主要载体。齐文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是淄博工业发展的文化基因,工业发展又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坚实载体。

  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结构调整是主线的理念,坚持在调整中发展、发展中调整,努力提升工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结构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升淄博工业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调整始终伴随着淄博工业发展的全过程,成为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围绕调优调强工业,淄博的结构调整经历了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性转变。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调出了淄博工业发展的激情和活力,调出了淄博工业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日益凸显的比较竞争优势。

  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千方百计提升创新驱动力,持续为工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进入新世纪,淄博工业进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广泛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深入开展,以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全市大中型以上企业全部建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以东岳离子膜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和创新项目加快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产业、创新型园区多轮驱动下创新型经济日益成为淄博工业的主导。

  必须牢固树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理念,增强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活力。以优化服务环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全面加强。从开放初期的重视进出口贸易,到1992年后合资合作企业的风起云涌,再到2002年后的“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淄博工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宽的视野看待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淄博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持续强化“关键”、“命门”意识,用足用活节能减排倒逼机制,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目前,淄博的低碳环保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生态与工业协调推进,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推动淄博工业逐步走向内涵发展之路。

  必须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激发各方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淄博工业跨越发展的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淄博工业的职责所在,推进工业改革发展必须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豪迈的起点 光辉的未来

  “千舟竞发东风助,正是扬帆启航时。”淄博工业过万亿,将使淄博人民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去创造淄博工业新的业绩,以更加豪迈的胸怀拥抱淄博灿烂美好的明天!

  工业过万亿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球的视野下认清和把握好产业发展新趋势,趋利避害,科学谋划,再造发展新优势。

  工业过万亿昭示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历史方位,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充满激情,科学创业,加快推动工业经济新的转型发展。

  工业过万亿警示我们,要以清醒的头脑,审慎的眼光,正视面对的困难和压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淄博工业实现新跨越,必须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着力构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体系,再造竞争新优势。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淄博工业实现新跨越,必须强化各类现代要素支撑,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淄博工业实现新跨越,必须大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淄博工业实现新跨越,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聚水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淄博工业实现新跨越,必须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共生,进一步夯实工业发展的基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淄博工业实现新跨越,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形成促进工业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工业过万亿是一部史诗,记载着百年工业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壮丽诗篇;工业过万亿是一座丰碑,铭刻着淄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震古烁今、波澜壮阔的千秋伟业;工业过万亿是一个坐标,昭示着老工业城市实现新的转型发展伟大实践的美好未来。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内涵发展,勇于奉献、敢于争先的淄博儿女,一定能够绘就淄博工业繁荣发展的新画卷,谱写出淄博大地美好生活的新篇章!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