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以实干出实效


  昨日,集美区委七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部署全区新一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审议通过了《中共集美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集美区委、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
  “十会合一”体现高效会风
  这是一场“十会合一”的大会,所谓“十会合一”,包括区经济工作会、纪委全会、组织、宣传、统战、政法、农村、计生等8场工作会议,以及审议《中共集美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审议《中共集美区委、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两场区委全委会。
  会上还深入学习于伟国书记、刘可清市长在我市全面实施《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过去需要7个半天时间的会议,这次用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会议“瘦身”,体现了集美区委改进会风文风的重大举措。集美区委书记倪超在会上说,精简会议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让各部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落实、抓发展上。她说,近期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都与集美区切身相关,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历史机遇,为集美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和用好当前难得的机遇,以“抢”的精神和魄力来赢得集美的大发展大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六大方面”狠抓落实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倪超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多措并举稳增长,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狠抓项目带动。领导干部要带头沉入一线,继续落实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以过细工作确保完成全年7000多亩征地及11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量,全力推进因交地而滞后的项目和新上马项目的落地与加快建设。
  更好更快建设新城。以集美新城核心区“三个百亿”工程等项目为重点,全速推进各重大片区一大批城建项目、产业项目、公建服务项目和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灌口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试点推进老城区、老工业区“三旧”改造,尽快展现岛外新城形象。
  加快产业转型。按照“精一强二壮三”的思路和打造“两基地、两中心”发展目标,抓好项目投建投产达效,积极对接台湾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鼓励现有台资企业“优二进三”,加速进军现代服务业。
  加大投入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今年集美区初定重点社会事业项目13个,年度计划投资近6亿元。
  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住房、医疗、社保以及子女入学等问题,并把安置房的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高标准做好安置房的建设、配套和管理,为被拆迁户打造“幸福家园”。
  突出文化特色,提升区域文明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成果,进一步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集美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经济基础、丰富的文化群体、良好的文创起步为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闽台(集美)文化产业区。
  【记者手记】
  “十会合一”,好!
  集美区委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会议模式,一场“十合一”的高效大会,让人耳目一新,会议结束后,不少领导干部感慨:“十会合一”很实在,时间被压缩了,程序和内容的“水分”也挤干了,我们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抓实际工作。
  十个会议放在一起开,体现了集美区委求真务实的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既节省了时间、降低了会议成本,又使领导干部从疲于“赶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和精力来做事,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十会合一”也是集思广益、民主决策,促进思想统一,真正形成合力的一个重要工作举措。十个会一起开,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的负责人坐在一起,大家互相听一听,可以更了解全局面上的工作,在思考自身工作时能更好地把宏观和微观情况结合好,又有利于相互的配合,促进大家为解决发展难题而协同作战。
  可以说,“十会合一”折射的是工作作风的严谨与务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说到底,就是要求真务实。长会短开、大会小开、多会合开,有话就说、没话不说、能简则简。
  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能力。正如区委书记倪超所说,采取“十会合一”的形式召开这次全委(扩大)会议,目的就是要广大领导干部心无旁骛,不要把精力用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而是拿出更多精力用在抓落实上、抓成效上,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作风来体现精简会议的效果,全力全速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