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达州市GDP达1011.83亿元 同比增长15.2%
2011年发展报告
■全年GDP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11.83亿元,同比增长15.2%,圆满实现奋斗目标。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7.57亿元,增长23.2%。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15亿元,增长34.5%,增速比2010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2元,增长16.1%,增速比2010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48元,增长20.9%,增速比2010年加快5.9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8.7亿元,增长23.7%。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91亿元,增长18.3%。
2011年发展报告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受普光气田等骨干企业拉动作用的影响,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3.5%,拉动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8.7亿元,增长23.7%。一是重点支柱产业支撑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3个大类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6个行业增幅超过30%。煤炭采选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食品及饮料工业等五大重点支柱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5%。其中,受普光气田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值同比增长33.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4%,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二是产销衔接较好。重点监测的17种工业产品有14种增长,增长面82.4%。其中,原煤产量增长7.7%、焦炭增长30.5%、生铁增长33.1%、钢材增长28.3%、食用植物油增长87.1%、水泥增长5%、农用化肥增长263.3%、天然气增长4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产销率达到99.5%,产销情况良好。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加快
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粮食、油料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300万吨,达305.1万吨,增长1.9%;油料产量30万吨,增长2.4%。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肉类总产量74.4万吨,增长3.5%。在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住宿餐饮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较快,旅游产业增势较强,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加快。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亿元,增长2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1.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2%。由此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增速比2010年快3个百分点。
以产业投资为主导投资规模稳步扩大
全市投资重点在建设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的带动下,以产业投资为主,投资规模继续稳步扩大。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7.57亿元,增长23.2%。
一是亿元以上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全年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7个,计划总投资837.81亿元,占全部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53.5%;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9.39亿元,占项目完成投资的39.9%。二是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年服务业完成投资336.2亿元,增长52.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41.4%上升到51.1%。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130.5亿元,增长52.4%,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快29.2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逆势增长。尽管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较大,但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实现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2.62亿元,增长36.2%,增速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1295万平方米,增长35.3%;商品房销售面积274.63万平方米,下降4.1%;商品房待售面积25.59万平方米,增长49.7%。
消费品市场大繁荣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受汽车、家电等消费热点的影响,消费品市场繁荣,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91亿元,增长18.3%。
一是城乡市场较快增长。城镇实现零售额210.74亿元,增长18.7%;农村实现零售额158.17亿元,同比增长17.7%,城镇快于农村1个百分点。二是商品性消费全面增长。实现商品零售329.37亿元,增长18.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4个百分点。大类商品消费全面增长,对消费品市场影响较大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9.7%。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居民增收步伐加快
财政收入和工业利润快速增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15亿元,增长34.5%,增速比2010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全市43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421户盈利,占总户数的96.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3.9亿元,增长90.4%;实现利税91.7亿元,增长61.5%。
居民增收步伐加快。受就业形势趋好、劳动力价格上涨、工资性收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城市低保人员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2元,增长16.1%,增速比201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及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提高的影响,农民人均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48元,增长20.9%,增速比2010年加快5.9个百分点。
物价高位企稳涨幅逐季回落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市场物价高位企稳,由于翘尾因素逐步减弱,物价涨幅逐季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一季度的108%逐步回落到年底的105.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8%。其中,涨幅最大的食品类12.5%,居住类上涨10.7%。2011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3.8%,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
金融信贷运行趋稳金融存贷增速加快
金融存贷增速加快。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98.8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三季度末提升1.3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39.8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三季度末提升1.2个百分点。
2012年愿景
■牢牢把握“稳定增势、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大着力重点。
■讲激情、比创业,讲创新、比突破,讲执行、比落实,讲责任、比担当,讲奉献、比精神,切实以加快发展、富民惠民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省委“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自加压力、深挖潜力,着力抓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等工作;既要深刻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清醒地看到我市与其他市州在加快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又要牢牢把握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渠江流域综合整治、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创建和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追赶跨越,努力推进达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发展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推进工作面临的制约将越来越多。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提升五大能力、弘扬五种作风”的总要求,主动深入实际、研究具体问题、明确具体抓手、落实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严肃工作纪律,自觉把本部门工作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和思考,对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不讲价钱、不提条件、不找借口、不拈轻怕重;尤其是在执行过程中要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对“躲”字当头、被动执行,形式主义、虚假执行,积极表态、消极执行的,要严肃处理。
在新的一年里,要全力以赴促跨越。全面落实市委三届二次全会部署,努力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奋力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人为本惠民生。满怀真情地实施各项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设身处地替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切实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把群众的情绪疏导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转变作风抓落实。大力倡导务实为本、落实为要、“干”字为先的作风要求,讲激情、比创业,讲创新、比突破,讲执行、比落实,讲责任、比担当,讲奉献、比精神,切实以加快发展、富民惠民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在新的一年里,要不断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活开放,做优科教,做实民生,推动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达州日报 甘丽 谭楚甲 何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