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新机制 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大连开发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7年的发展,已成为辽宁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现代核心产业聚集区,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目前,全区已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0个外商投资项目落地,投资规模超1000万美元项目555个,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38个。有世界500强企业48家,投资项目70余个,平均投资规模7000万美元以上。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修造船等五大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
建区以来,大连开发区按照“效益优先、适度超前、引导集聚、集约经营”的指导思想,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的原则,通过实行专家评审论证、全过程“节约”、深挖潜“节约”、优扶劣汰等举措,科学优化用地结构,统筹安排项目用地。在国家批准的20平方公里范围内,土地开发率100%,土地建成率为93.37%,工业用地率为53.38%,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7767万元/公顷,工业用地产出率为10652万元/公顷。可以说,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出了一定成绩,积极探索和开创了一条既符合大连开发区实际、又能够有力保障区域科学发展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一、针对新增建设用地,实行全过程“节约”
在供地前,注重提高入区标准,利用门槛节地。通过上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引导企业提高投入产出强度,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土地节约利用程度不断深化。当前,大连开发区实现地均产出强度平均为10652万元/公顷,远高于辽宁省土地产出强度指标要求。比如,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产出强度达到辽宁省工业用地控制标准的30倍以上。在供地中,组织专家优化供地方案,利用论证节地。对于重点工业项目,组织规划、招商、经贸、发改委、环保等相关部门并聘请专家,根据拟建建筑面积、预计投资总额及达产期产出水平等指标对供地方案进行论证及优化,核定企业用地规模,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节约新增用地面积。在供地后,开展土地合同验收制度,利用监管节地。开发区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工业类项目竣工后土地合同验收制度,实现土地全程动态监督管理。按照合同约定建设期,发放建设期有效土地证,土地合同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房屋初始登记和换发土地证。
二、针对存量建设用地,实行深挖潜“节约”
自2007年以来,大连开发区聘请北京大学、大连天石等高校和社会机构作为项目技术承担单位,分别开展了土地集约利用试点、评价及更新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开发区用地信息数据库,推动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基础信息建设,摸清家底,探明土地潜力分布情况,为开发区科学发展,挖掘潜力明确了方向。同时,健全了开发区土地利用考核制度与长效机制,为持续、深入评价奠定了基础。为深入挖掘用地潜力解决新项目用地问题,开发区在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开发区土地利用潜力类型和规模,重点对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进行挖潜。开发区规定企业对原有低效厂房进行改造,提高容积率,不另行收取土地出让金,并通过配套费和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强度,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及建筑密度,从而挖掘开发区强度潜力。通过对全区项目用地进行巡查清理、重点区域专项清理、合同验收、将闲置土地监管与转让、抵押和查封等各项业务进行联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清理闲置土地机制,挖掘开发区管理潜力。截至目前,开发区全区累计收回闲置项目16个,用地面积约100公顷;敦促23个项目按合同要求开工建设;与37个合同约定不明确用地企业签订《补充协议》,为引进新项目提供用地保障。
三、实行优扶劣汰,实现产业集聚、用地集约
一方面,依据开发区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差别化和有针对性的地价政策,对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建设项目给予支持,并通过科学适当的价格杠杆手段,结合不同产业的工艺和经营特点,引导其在不同的园区适当集聚。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以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为代表的大型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大众一汽发动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佳能、东芝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辉瑞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以大连路明公司为代表的LED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为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开发区制定了《大连开发区标准厂房建设补贴办法》。目前,已建设了模具园、半导体照明工业园等9个标准厂房园区,为招商引资腾出了用地空间,实现了产业集中和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的土地利用效益。另一方面,开发区自2006年开始,对老工业区低效用地,进行“腾笼换鸟”,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已推进了13家企业进行自主升级改造,收储了低效用地5宗,通过产业升级,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
“东搬西建”优化用地结构
辐射带动促进产业集群
沈阳市铁西区区长 李松林
近年来,沈阳市铁西区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在土地利用中围绕如何破解“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两难命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做活土地资源这篇大“文章”,通过创新机制,启动“东搬西建”发展战略,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现代建筑产业核心区、服务业发展特色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产业聚集发展,促进城市功能布局的重大调整,形成了具有铁西区特色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模式,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
一、优化用地结构,实现科学布局
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是铁西区实现“脱胎换骨”的关键环节,也是铁西改造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历史上,铁西老城区曾以建设大路为界,形成“南宅北厂”的城市格局。由于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铁西工业一度陷入困境。2002年,铁西区利用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有利契机,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成功改造经验,实施“东搬西建”战略,即把地处东部的铁西区老企业搬迁到地处西部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原有基础上做强做大;对东部铁西区重新进行规划和功能定位,利用搬迁腾出的土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等第三产业;在西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促进城市功能布局的重大调整。
通过“东搬西建”,实现了一举六得:一是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在企业搬迁过程中,先后对70余户企业实施了资产重组或破产退出,企业占地面积净减少2平方公里。二是促进了土地资源增值。搬迁后铁西老区通过植入瑞典宜家、德国麦德龙等现代服务产业,单位土地面积收益提高10倍以上。三是解决了老工业基地改造资金问题。通过搬迁302家企业腾出了9平方公里土地,获得了142亿元土地级差收益,解决了搬迁企业技术改造和10余万下岗人员失业并轨安置所需资金问题。四是优化了二、三产业结构。搬迁后的区域现代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推动二、三产业比重由95∶5优化为75∶25。五是通过对污染重、排放高的企业搬迁,生态、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六是保留了工业文化遗址。利用搬迁后的厂房、厂址建成了近6万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重型文化广场以及铁西体育场等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将于今年6月落成开馆。
9年来,通过实施“东搬西建”战略,共搬迁企业292户,腾迁土地8.7平方公里,筹措改革成本228亿元,盘活存量500亿元,成功破解了老工业基地改造“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城市功能如何完善,土地资源如何节约集约利用”等一系列重大难题,使铁西老工业基地步入了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二、促进产业聚集,发挥规模效应
以聚集促节约,充分发挥企业的规模效应,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铁西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并利用其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和较强的辐射带动力,在实现产业聚集发展的同时提高铁西区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一是按照省、市关于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编制了《沈阳铁西新区战略规划》。将铁西城区40平方公里区域建设成为与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区、绿色生态宜居区以及和谐文明新城区;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444平方公里区域打造成以铁西新区产业新城为主体,以铁西细河新城、四方台卫星城为支撑,以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宜居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百万人口现代产业新城。
二是以创建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现代建筑产业核心区、服务业发展特色区为平台,以远大集团和特变集团为典型,通过对原有6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彻底的搬迁、重组和改造,实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向企业的延伸。重组后,不仅腾出土地300公顷,还使得企业土地产出强度平均每公顷超过了1.5亿元,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实现了工业企业按不同门类和关联度的聚集,使工业发展规模化、土地利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形成企业的集群效应,有效的集约了土地资源。2009年,远大集团、特变集团被评为“辽宁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先进单位”。
推进“五集中”
探索科学管理土地新路子
沈阳市沈北新区区长 李鹏宇
沈北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科学管理土地的新路子,大力推进节约集约“五集中”原则,即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中小企业向标准化厂房集中、公司办公向总部集中、农业生产向农业小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通过着力开展标准化厂房建设和村屯改造两大工程,全面提升新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能力,为新区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11年,新区经济实力由全市排名靠后迅速跨入前3名,跻身全省100个县、区前10名,并连续两年被评为辽宁省最具发展潜力区。
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新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用规划科学引领地区发展、合理指导土地开发。一方面,科学编制空间规划,将新区土地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重点规划建设“一城、两区”,即南部蒲河新城为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重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中部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和北部旅游经济区,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另一方面,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大力推进“五集中”,即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中小企业向标准化厂房集中、公司办公向总部集中、农业生产向农业小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
二、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实行项目入区集体决策,制定项目入区基本标准,对不符合规划的、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达不到投资强度的,坚决不准入区。二是严把土地供给关。将土地供给与项目开工面积挂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项目开工挂钩,并建立项目供地内部竞争制度,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进行土地挂牌。同时,将项目开工考核与年终绩效考评相挂钩,对于未完成开工任务、年底考核不达标的经济区停止供地一年。三是严把批后管理关。对批而未用、供而少用、未按规划建设、未按合同履约的用地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压缩和回收未按规定期限整改的项目土地。几年来共清理压缩不良项目67个,面积达109公顷,共引进零地招商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
三、增减挂钩,自身挖潜
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明确一个思路。即:将城乡建设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新城新市镇建设工作与推进城市化、农村土地整理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相结合,最大程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二是遵循四个原则。即:科学规划,合理确定中心村镇用地布局;政策引导,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拆旧建新,实现区内总量平衡;稳步推进,成熟村屯先行试点。三是建立四个机制。建立土地补偿机制,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做到“三个不做到不征地”。即:村民不愿意不征地、村民代表大会不通过不征地、补偿不到位不征地。探索建立“四位一体”的保障机制,让进城农民失地不失利。
四、发展园区,集约用地
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中小企业向标准化厂房集中的用地原则,积极鼓励发展工业地产,彻底改变过去每家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独门独院、五脏俱全”的粗放方式。在全区规划建设50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研发楼宇,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园区物业管理,统一园区公共服务,统一园区物流配送。目前,已建成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容积率1.3以上的7个工业园区,引进中小企业387家,带动企业投资35亿元,节约土地40%以上。同时,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载体,集中规划建设了2平方公里的东北总部基地。目前,总投资26亿美元的东北总部基地项目,一期60万平方米、300栋总部大楼已全部开工建设,现已成功引进76家知名企业入驻,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聚集沈阳乃至东北的成熟企业2000家,辐射周边3万家相关企业,成为立足沈阳经济区、面向东北、辐射东北亚的总部基地。
五、加大投入,保障创建
新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加大人员投入力度,充实相关部门人员数量,每年增加办公经费300万元。二是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投入资金36亿元,整体拆迁村屯56个,腾迁土地1万余亩,高标准建设农民回迁住宅12处,6万户农民喜迁新居。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补贴15亿元建设了1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同时设立奖励基金,对开工好、节约集约用地的经济区予以奖励。
积极构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新机制
保障和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季风岚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缓解资源约束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近几年来,辽宁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新机制。
通过提高用地准入门槛、完善评价考核体系、拓宽用地保障渠道等措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11年全省供地率为93%,排名全国第一,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为2920万元/公顷,同比增长21.1%;容积率为0.78,同比增长2.6%;单位GDP耗地量为70.64公顷/亿元,同比下降14.87%。通过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提高资源回采率、利用率,使资源的开发利用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所应消耗的总量相适应。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辽宁省积极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近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进一步完善了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管理机制,而且还通过开展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构建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组织机制,从而为研究探索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新机制,为确保创建活动的稳妥持久推进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辽宁省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特点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多措并举,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1.注重规划引导,节约集约用地调控手段不断强化
全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土地调控的重要目标,整合城乡产业发展等规划,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综合空间管制作用;土地利用配置结构持续优化,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土地利用和社会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2.明确政策导向,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辽宁省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紧紧围绕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以改革的思路,运用多种手段,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在控制增量、引导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对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力度、规范初次配置、推进土地市场网上交易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制度和体系。
3.促进市场配置,节约集约用地内生机制明显改善
目前,辽宁省土地市场制度建设基本确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得到发挥;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和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配置范围不断扩大,经营及工业用地市场取向改革进程推进有力,节约集约用地的价格约束机制开始形成。
4.强化全程监管,节约集约用地管理能力逐步提高
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要求,全省加强了建设项目用地的准入管理,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实施了建设用地供应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了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动态监管体系,加大了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
5.实行科学评价,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基本建立
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地建立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机制,对市级行政区域内年度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建立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度,提高了开发区土地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坚持标本兼治,构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管理机制
1.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近年来,辽宁省一直坚持先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有效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先发展污染少、耗能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优势项目,鼓励矿山企业延伸加工链条,实行精深加工,提高矿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利用率。
2.积极进行矿山结构调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对开发利用矿种结构进行调整,以矿产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开发利用结构。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对影响大、未能统一开采的小矿,凡能够与大矿进行资源整合的,由大矿采取合理补偿、整体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逐步调整大、中、小型矿山比例结构。
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全省各级政府建立了协调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既加强了矿产资源开发,又保护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使资源的开发利用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所应消耗的总量基本适应;对优势矿产和国家规定需要保护的矿产采取保护性开发措施;对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环境难于恢复的矿产则限制开采。
三、开展模范县创建活动,构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组织机制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省厅党组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责成一名副厅长具体抓创建活动;组成了主要业务处室为成员单位、各相关业务处室和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办公室,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职责和分工,落实了经费来源,召开了创建活动部署会。主管副厅长带队多次深入基层,在认真听取了我省试点县(市)政府部门领导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2.建立制度,落实责任
一是建立专题会议制度。根据创建活动推进情况,先后共召开专题会议16次,听取各方面工作汇报,解决遇到的问题,研究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二是分解落实责任制。将创建活动内容进行分解,根据业务内容落实到成员单位,并要求专人负责;三是实行会审制度。在审核首届模范县(市)评比材料时,由主管副厅长主持召开会审会,业务处室负责人参加,对各县(市)申报材料进行复核,逐项打分,签字确认审核结果。
3.加强沟通,认真督导
一是积极与部创建办进行请教、沟通,协助做好部创建办调研、试测、复核等工作,严格落实部创建办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二是认真研究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工作部署等文件;仔细研究、探讨,学习部创建办的工作动态刊物,借鉴其他省市工作经验和做法,利用网络建立了全省创建活动交流平台,第一时间传达部里的有关要求,达到了及时沟通、及时指导的目的。三是根据阶段工作要求,适时到各试点单位实地调研、指导,为扎实推进创建活动奠定基础。在首届模范县评比过程中,认真研究部有关要求,制发了辽宁省模范县(市)申报材料组卷模版,指导各市填写指标标准赋分依据表,汇编原始材料。同时,要求原始材料汇编目录与依据表中的目录一致,清晰地反映出创建活动的真实情况,做到了数据有来源,事例有支撑。
4.拓宽渠道,强化宣传
为了提高全社会认知度与参与度,辽宁省始终把加大宣传力度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制定了创建活动宣传方案,大力宣传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国土资源》杂志上发表创建活动纪实5篇,在《中国国土资源报》《节约集约看城市专栏》发表了题为《铁西区:凤凰涅槃》等文章2篇,在省厅内网发布动态信息9篇;二是督导各试点单位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试点单位均做到在本地“电视有影,电台有声,繁华街区有宣传条幅”,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制作了专题宣传片在主流媒体播放。
在下一步工作中,辽宁国土资源系统有决心、有信心在国土资源部和部创建办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新机制,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注重“六结合”“四加强”
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凤城市市长 马延春
近年来,辽宁省凤城市按照“总结节约经验、完善节约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创新创建形式、深入扎实推进”的思路,采取“两级联创”等措施,部署开展了“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乡镇(区)”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和社会效果。
一、“六结合”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相结合。一是签订责任状。市、镇(乡)区、村组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纳入各乡镇(区)行政主要领导考核目标,定责任、定保护标准、定奖惩措施,形成了耕地保护“控得严、保得住、补得实”的工作局面;二是抓好警示管理。全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9694块。各乡镇(区)还结合实际,聘请治安联防员、养路员、护林员为兼职管护员,使基本农田保护区始终处于全社会、全天候监控之下,形成了层层有人抓、块块地有人管的保护格局;三是强化质量建设。从科学合理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田质量入手,在全市建立起100个土壤监测点,加强对土壤质量的动态监测分析,并将监测结果应用到指导农业生产中。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首先,加强对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要求村镇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数据、实地和图件三者一致。其次,是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除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外,其他项目在选址时充分论证,不占或少占耕地。最后,严格控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
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相结合。在挖掘建设用地内部潜力、盘活存量土地方面,做到了与新一轮城乡地籍调查结果结合、与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结合、与企业改制结合、与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结合。通过将闲置土地盘活使用,有效地减轻了用地压力。
4.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批后监管相结合。在把好土地供应关的同时,市政府在2008年下发文件,加强了建设项目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实施项目竣工用地验收制度,严格查验供地出让合同中约定或明确事项的履行程度,未通过用地验收的,其他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并对未一次性通过验收的企业进行相应处理。
5.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加强用地预审制度相结合。首先,项目用地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增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具体措施及内容;进入工业园区的项目投资强度不能低于150万元/亩。其次,适度提高城区各类建设项目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市区范围容积率平均不小于1.8。最后,建立现代产业园区,引导工业项目向现代产业园区集中,统一配套,节约用地。
6.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土地开发综合整治相结合。近年来,凤城市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先后争取各类项目91个,土地开发整理总面积5.82万亩,其中新增耕地2.77万亩,不仅解决了耕地总量占补平衡问题,也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坚持生态建村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新建了花果山、五味田等农业景观,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的特色之路。
二、“四加强”推进矿产资源管理
1.加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整合矿产资源,提高保障能力。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坚持依法有序、合理开发、明晰产权、以大并小、以优并差、政府协调、市场运作的原则,成功地对全市矿山进行了资源整合。整合后,全市矿山企业总数由2006年的42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264家。
2.加强优势矿种保护,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依照优势矿业开发与保护并举方针,防止因市场需求过热而引发的过度开发问题。积极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攻克了硼铁分离技术难关,实现了硼、铁、铀综合开发利用。其中,选矿回收铀精矿,并进行水冶加工,在国内尚属首例。
3.加强地质勘查,确保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确保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凤城市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力度,全市现有各类探矿项目90多个,部分项目已取得成果,特别是黄金资源量比2000年翻了一番。已探明黄金资源量470吨,保有金属储量100吨,占辽宁省总储量的39%,年产黄金11万两,居全省第一位。
4.加大对矿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矿业开发秩序。近些年,凤城市结合实际建立了打击取缔非法经营煤炭联动长效机制,落实查处和监察责任。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纪检、监察等部门实施全过程督察,从而保护和节约了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