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2011年11月3日,正是阜蒙县务欢池镇农贸市场大集的日子,而此时农贸市场又多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欢迎农民兄弟进城务工,共建美好家园”、“奉献一片爱心,服务农民兄弟”的条幅迎风高悬,彩色气球腾空飘舞。伴着欢快的音乐声,太克液压、振隆土特产、富国皮革等18 家重点企业800多个招聘岗位虚位以待,2000 份宣传单供不应求,用工信息反复播放。这是阜新市2011 年秋季进城务工人员专场招聘大会,让农民兄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由于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成为市委、市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千个项目大会战”和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沈阳经济区八城市一体化建设,构建了人力资源供求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我市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了优势。2011年我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47778人次,完成年计划19万人的130.4%,有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到本市产业基地企业就业21424人次,完成年计划2万人的107.1%。
  就近就地到产业基地企业转移就业
  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到产业基地企业转移就业,我市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调查,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储备数据专库,结合产业基地用工需求制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产业基地就业工作方案》。二是以阜蒙县、彰武县为示范基地,重点实施“村组织输出——乡镇开展培训——产业基地企业聘用”的“一站式”转移就业模式,组织企业与就近乡镇、村形成一对一的用工组合,签订《劳务供需对接合作协议》,定期与产业基地企业开展劳务交流,及时掌握劳务供需情况。三是对组织人员到产业基地企业就业的村、乡镇、县区职业介绍机构给予补贴。四是建立集求职登记、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务工洽谈、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后勤食宿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多元化、立体式综合就业服务。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
  重点开展产业基地特色项目培训。深入产业基地,开展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充分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培训需求,然后重点开展了制鞋工、制革工、制衣工、家具制作工、胶合板制作工、刨花板制作工、纤维板制作工、焊工、车工、钳工、数控车工等11个二产类培训专业,实现了发挥特色培训计划、直接促进劳动者就业的作用。
  同时,按照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原则,针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充分利用省提供的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对我市阜、彰两县24 个乡镇设立的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远程培训工作站的就业培训日常管理进行视频监控,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系统的培训服务。各试点乡镇定期或不定期向当地农民提供远程培训“ 开放日”,免费为当地农民提供技能课件培训。
  完善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建设
  为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我市加强城乡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达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以实现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就业信息网络全覆盖,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实现岗位信息和求职人员信息联网,以市为单位应用就业管理服务统一软件,与省人力资源和就业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按照人社部关于建立就业失业监测制度的要求,及时上传规定的数据信息和空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