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于洪区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区


  配套强则装备强;装备强则国力强。
  当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在东北大地深入推进,当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正在沈阳经济区如火如荼进行,当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在沈阳加速崛起,一个“剑”指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已在沈城西北部、于洪区全速启航。
  起步,就与世界同步。
  瞄准为做强中国装备提供鼎力支撑的发展目标,于洪区科学规划,前瞻思维,创新举措,全面拉开“一城五园”(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园、电力设备产业园、电气设备产业园、建材机械园、化工静设备产业园)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具有全产业链条、专业化、社会化、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区。
  审时度势,决胜未来。
  于洪区的创新实践,不仅是对沈阳、辽宁装备制造业快速腾飞的巨大贡献,更将为中国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奠定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
前瞻谋划
开拓装备“航母”远航的产业海洋
  不久前,一则消息的发布引起了国际制造业界的广泛关注。
  国际机床“大鳄”,数控机床产量、经济规模居全球行业首位的沈阳机床集团,剥离年产值64亿元的数控机床零部件产能,与于洪区携手打造沈阳市装备制造产业数控机床零部件加工产业集群。
  此举不仅意味着沈阳机床集团将进一步集中资源、精力提高数控机床产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加快发展高端、高效、高质产品,由经济规模最大的单纯制造企业向国际一流企业转变;其更深一层含义在于,一个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产业链条,在世界装备制造大国的产业核心地带启动搭建。
  辽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而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在全省所占比重超过40%。目前,沈阳市正加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仅在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就集中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0余家,培育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且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企业,46家世界500强企业竞相入驻并蓬勃发展。
  就在沈阳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航母”加速远航之时,与之地缘相近、产业相衔接的于洪区应该做些什么? 2010年,沈阳市全面拉开装备制造业“三加二”(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大东汽车产业聚集区、大浑南产业聚集区及于洪、辽中产业配套区)的总体布局,全力、全速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成套化、集群化发展。
  如此“排兵布阵”,是对于洪区多年来致力于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认可和肯定。据统计,于洪区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超过270户,产值超过500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比重超过50%。区内众多企业长期为多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配套,沈阳新宝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北方重工、机床、鼓风提供风力发电机叶轮、数控机床箱体等配套;林氏工具有限公司为沈鼓、黎明等提供各类切削刀具配套;俊生机械、万铭机床、俊峰机械、创新合金等一批企业为各类工业企业提供相关配套。其中,于洪区内仅为特变电工配套的企业就达18家,占沈阳市为其配套企业的1/3左右。
  以此为基础,于洪区进一步明晰发展方向,明确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新兴产业“两业并举”,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园、电力设备产业园、电气设备产业园、建材机械园、化工静设备产业园“六轮驱动”的全域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已不仅仅是于洪区工业自身调结构、促转型、快发展的核心举措,更成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洪区委书记戴贺臣这样理解:“我们肩上担负着的,是支撑、促进沈阳、辽宁乃至国家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做强做优的历史重任和使命。 ”
高水平推进
搭建“全产业链”完备工业体系
  手指怎样才最有力量?石头怎样才能漂在水面上?
  这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问题,答案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配合。前者强调的是分工和定位,后者强调的是力道和速度。对于一个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来说,配合的重要作用也是如此。
  “我们要做的不是装备制造业的 ‘航母’,而是托起装备制造业‘航母’远航的海洋。 ”于洪区区长连茂君说:“于洪区要发挥‘查遗补缺、中场枢纽、上下游连接’的作用,与全市装备制造业、铁西国家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差异化发展,互补共进,合作多赢。 ”
  循此思路,于洪区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区起步建设之初,就明确了搭建“全产业链”完备工业体系的产业定位,着力引进为沈阳机床、北方重工、特变电工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配套的企业项目,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以技术创新提升配套产业这一“中场产业”对于装备制造业的 “脊梁支撑”与“反向拉动”能力和水平。
  于洪区规划并实施了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区东至三环高速公路,南至京沈高速公路,沈胡路从中部穿越。其中,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以“专、特、稀”为主要特色,重点发展特种数控机床的整机生产、机床的功能部件生产和零部件加工,与沈阳机床集团“高、大、精”通用数控机床形成互补共赢的产业关系,共同构成完整的机床产业链。
  中国·沈阳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园以解决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配套不全面、本地化配套率低的难题为立足点,重点发展机泵阀、液压件、传动件、密封件四个产业。园区规划始于2010年1月,是沈阳市唯一的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专业园区。
  为了给企业提供高水平的配套服务,全力推进集聚区建设。于洪区将于今年启动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两化融合“智源”基地的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引进装备制造配套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行业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支撑平台及人才智力平台,推动区域装备制造配套产业的“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营销电子化”。
  一年多来,于洪区相继引进高科技创业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两家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以及辽宁省嵌入式技术工程中心落户集聚区,并与沈阳特种专用数控机床产业联合会共同成立了北方特种机床研究设计院,正在实施数控多轴金属切削机床、五坐标高速微孔钻床等6个科技专项,已有42个项目获得2850万元国家及省、市三级科技计划资金支持。
  在人才服务方面,于洪区与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协议,共同建设人才实训基地,为入驻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提供60台 (套)设备,于洪区提供5000平方米场地,每年可培训技术人员300-500人。
  目前,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已成功获批“国家特种数控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沈阳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园成为省级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并正在申报国家级机械基础零部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预计到2015年,集聚区产出将达到450亿元。
植入创新基因
“一城五园”特色独具生机勃发
  竞争市场、决胜未来靠什么?谁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谁就拥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正是因为不断植入创新基因,于洪区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区建设才生机勃勃,“一城五园”才特色独具。
□买特种机床首选于洪
  打出“专、特、稀”大旗的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将建设成为集研发、生产、会展、商贸、物流、居住于一体的产业化新城,依托技术研发、金融服务、展销物流、社会化后勤五大服务平台体系,打造国家级特种数控机床全链条产业新区,打造“永不落幕”的机床博览中心。
  机床城于2010年9月开始建设,规划面积3.53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3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61栋、28万平方米,78户机床生产和功能部件企业入驻,全部达到后产值可达50亿元。今年,机床城将继续实施二期工程,规划建设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厂房18万平方米,机电产品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5年,机床城将实现产值200亿元,综合产出达到1000亿元。
□拉长装备制造的“短板”
  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要产品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是实现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之间形成了典型的“短板效应”,严重制约了装备主机乃至成套设备的技术水平。
  中国·沈阳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就是立足于产品上游配套、产业链条补缺,拉长、补齐装备制造的配套“短板”。为此,产业园将建设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即863软件公共技术平台、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基础零部件公共技术平台、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监理服务平台,为企业搭建完备的支持服务体系。
  按照规划,今年将完成产业园核心区建设,占地面积1048亩,引进基础零部件生产型企业10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引进服务型企业5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形成一批基础零部件知名品牌,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到2015年,产业园将实现产值230亿元。
□电气设备配套产业园
  规划面积5.2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电气元器件制造产业,引进防爆电机、继电器、伺服驱动器等产品的生产企业,新增企业50家,2015年产值达到450亿元。
□电力设备配套产业园
  规划面积5.13平方公里,以50万伏超高压电缆为核心产品,重点发展多等级、多制式电信电缆、六氟化硫真空断路器、特高压隔离开关、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电力装备产业,新增企业60家,201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化工静设备产业园
  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以陆正重装集团为龙头,重点引进大型、高科技化工容器、塔器、换热器、反应器等生产企业,新增企业10家,2015年产值达到40亿元。
□建材机械产业园
  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用于石材、塑料、木材加工的全自动线条生产线、数控雕刻机、数控仿形机等生产制造产业,新增企业20家,2015年产值达到30亿元。
城中造“城”
组合式发展推进区域全面提升
  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藩篱,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大胆提出组合地产、市区联动等创新发展模式,是于洪区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区建设的又一大创新之举。
  组合地产是指将两类或两类以上地产开发模式进行组合,并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以一种类别为主、多种类别配套,形成新的、更高价值的经济收益体。
  于洪区沈城三环外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内一些中小企业和店铺散落分布。在这样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差的地区,以商业为基础推进城镇化、城市化显然不可行。辗转思量,选择合适的工业产业作为发展的产业基础,同时推动商业地产、住宅地产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唯一的出路和选择。
  据介绍,机床城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契合实际发展所需,结合城市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植入了组合地产的发展模式,科学布局,互为依托,一体化发展。这一创新模式将于洪区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定位、沈阳机床之乡的巨大市场空间、特种数控机床产业与沈阳机床集团的错位发展有机组合;将市、区政府、市特种机床联合会、东民村以及几百家特种数控机床企业的发展意愿组成合力;将工业地产、村屯改造、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以特种数控机床产业为主线,穿珠成串、互映成辉,未来3至5年可形成千亿综合产出、10万人口规模。组合地产模式已在于洪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必将为国内相似地区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在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区建设进程中,于洪区还创新采取了市区联动的发展模式。主动发展符合沈阳市产业布局、契合于洪区区情实际的产业,主动与市相关部门合作共建,组合政府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实现重心重合,发力同步,有力地促进了配套区的建设。
  建“城”过程中,这一地区的农民身份属性将随之发生城市化转换。经过培训,农民也可以自由选择投身工业或商业,二三产业就业还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中的工资收入,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整个区域的城市化也将在不知不觉中变成现实。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就是在这一步又一步的创新实践当中,就是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收获之后,一个与众多世界级企业完美配合、精彩共舞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必将在于洪区屹然矗立,引世界瞩目。(记者金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