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蓝黄":山东发展新名片


    接过山东省政协委员、滨州市政协主席燕钦国关于加快“蓝黄”两区建设的提案,政协会议提案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蓝黄’两区发展成为委员最关注的热点。”省“两会”开幕几天来,有关“蓝黄”两区的议案、提案数量一直位列第一。
    外资同样关注这片承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区域。“‘蓝黄’两大战略区域内,凡是制造业产业链上的配套大项目,都是伊藤忠株式会社在山东投资的兴奋点。”刚刚与魏桥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拥有20多年投资中国经验的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池添洋一,便马不停蹄开始在山东半岛的“投资之旅”。
    与伊藤忠株式会社进入蓝黄“两区”寻求发展机会的方式不同,新加坡胜科工业园负责人与日照市签订合作备忘录时坦言:“我们不进入单一产业链,而是直接在‘蓝黄’两区搞一个海洋产业园。”据了解,新加坡—日照海洋城旨在建设集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洋产品研制、海洋旅游等于一体的国际海洋城,探索、完善海洋城市的功能和要素集聚效应。
    “过去,你向外国人介绍山东,呼应你的大都是孔子、泰山、青岛这些元素,而近一年来‘蓝黄’两区在我国港台地区及日韩、欧美一些城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省发改委副主任、省“两区”办常务副主任宋军继介绍,“蓝黄”两区上升国家战略后,我省梳理大批高效生态优质大项目向外宣传推介,形成极大反响,引发连锁效应。省人大代表、滨州市委书记邓向阳感触更为直接:去年,滨州市招商引资项目数额和资金到位史上最好,今年2月17日又一次性开工建设77个生态高效大项目,仰仗的就是“蓝黄”两大国家战略这张最具吸引力的名片。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去年两区实际到账外资79.7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1.5%,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继续深化的不利局面下,增幅仍处历史高位。
    知名度提升的同时,“蓝黄”两区也成为我省吸聚优质发展要素,加快转型升级的最大载体和主要抓手。地处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前的沿的庆云县,依靠中澳集团肉鸭养殖项目引进海齐耀新能源公司,建设以鸭粪为主的畜禽养殖粪便综合治理利用生态环保项目,总投资24亿元,一期发电装机达4兆瓦。省人大代表、庆云县委书记刘长民感慨:高效生态理念不仅让传统农业县找到了产业转型的出路,也让后发地区找到了跨越发展的捷径。
    在全国百强县荣成市,围绕渔业资源深度开发,加快建设50万亩海洋牧场示范区、130万吨库容冷链物流基地,建造20艘大型远洋捕捞船,做大做强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省人大代表、荣成市委书记侯世超说,目前,海之宝、好当家等一批海洋食品深加工企业在市场中加速崛起,成为山东半岛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头雁。
    “抓住用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机遇期,日照市吸引了现代派沃泰汽车变速箱、中国庆华集团日照精细化工产业园、新加坡JES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现代威亚发动机三工厂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的高端产业大项目,构筑并夯实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产业基础。”省人大代表、日照市委书记杨军介绍,抓住用好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和莒县、五莲县作为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扶持政策,使日照市加速进入转型升级、全面协调发展周期。去年,日照市蓝色经济增加值515.9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42.5%,接近半壁江山。
    “在所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蓝黄’两大国家战略运作实施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产业特点等,国家已经或正在实施很多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实施仅一两年,生产增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外资到账率等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战略定位清晰,发展重点突出,组织实施得力,工作机制完善,对外知名度与美誉度日趋提高,堪称山东科学发展的新高地和新名片。(李梦 魏好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