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倾力建设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
黄河首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市领导乘公交车调研便民工程
省交通运输厅与滨州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5年来,滨州举全市之力,努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办妥了一些急事、难事,干成了一些大事、好事:黄河公铁特大桥、疏港公路、荣乌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滨德高速公路主体全线贯通;滨港铁路一期运营良好,德龙烟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滨州港上升为区域性重要港口,2×3万吨级码头顺利建成;4座大桥跨越黄河,汽车总站、客运东站建成运营,能源、水利、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抢抓黄蓝开发机遇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机遇千载难逢,机遇时不我待。2011年11月16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滨州市人民政府签订贯彻实施黄蓝“两区”发展战略,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贾学英,副厅长于洪亮,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李洪修,滨州市委书记邓向阳,市长张光峰,市委副书记王浩,常务副市长韩奎祥等出席签字仪式。双方商定,滨州市政府以“高效、生态、经济、示范”为中心,全力构建“大路网、大港航、大物流、公共服务和四化管理”等五大体系,大力提升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建设安全、便捷、畅通、绿色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省交通运输厅支持滨州市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思路和措施,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在交通规划、前期工作、资金安排等方面加大对滨州市的指导和支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共同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
携手合力,共创辉煌。根据协议,双方将主要在五大方面开展合作共建。一是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和畅安交通建设,省厅在有关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支持滨州先行先试,创出交通运输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新经验;二是共同推进滨州路网发展,加快滨州市高等级公路建设、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提升滨州市公路路网的通行能力,构建功能齐备、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公路网络系统;三是共同推进滨州港航业发展,按照黄蓝“两区”发展规划和滨州港航事业“一三六二四”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项目审核审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滨州港地区性重要港口建设,打造以海港港区为中心,以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大力培育发展海运业;四是共同推进滨州综合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围绕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全面加强综合客运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输,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五是共同推进滨州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惠及全民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城际、城乡、农村客运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打破城乡分割,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努力实现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对滨州市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促使交通运输业日新月异,高歌猛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实现全面突破的一年。在滨州市委、市政府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和被列为国家级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加快构建“五大体系”为目标,全力打造“大路网、大港航、大物流、公共服务和四化管理”五大体系,逐步建立起干支相连、四通八达、海河相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近三年来,全市已经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4亿元。一是公路建设高歌猛进。津汕高速、荣乌高速、滨德高速、疏港公路、大济路、庆淄路等一大批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滨德高速主体完工,即将通车,环渤海高等级公路、济南-滨州-东营高速公路、鲁冀界(埕口)至沾化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规划,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即将开工,初步构筑起了以高等级公路为主框架的现代化公路网络。截至2011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934.8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1161.3(包括高速公路171.1公里),农村公路13773.5公里;等级客运站、货运站分别达到46个和22个;沿海港口泊位达到18个。二是港航建设强势突破。滨州集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之力,克服工程量浩大、工期紧迫、施工环境恶劣、资金极度短缺等一系列困难,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建成达到靠泊条件;一举建成长达17公里的集防波堤、挡沙堤、深水岸线、集疏运通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圆满实现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建港目标;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海港港区已形成14.86公里深水岸线,套尔河港区已形成13.5公里深水岸线,初步搭建起万吨大港建设框架。三是场站物流全面推进。2011年该市共建设场站项目21个,已完成投资6.45亿元。滨南客运中心、邹平运达物流中心、黄河三角洲滨南物流园、惠民集疏运中心、鑫辉仓储物流、博兴交通物流、邹平码头煤炭集散物流园、阳信汽车新站等项目主体均已基本完工;滨北客运中心、无棣县城乡公共客运总站、惠民汽车站南站等项目建设全面展开。
与此同时,滨州市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更加注重惠民利民、服务为本,努力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运输环境。2011年完成道路客运量5670万人,客运周转量35.5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1722万吨,货运周转量288.1亿吨公里。突出表现,一是便民公交提档升级。投资1亿元新增绿色环保公交汽车100台,安装设置电子智能站牌和候车亭36个,新增、调整一批公交线路,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积极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博兴县兴福镇镇域公交开通运行。二是服务“三农”成效突出。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完成854.2公里、桥梁61座,无棣县蔡河路建成通车,惠民县、博兴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农村公路网化工程试点县;农村交通物流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沾化、博兴、惠民三个试点县分拨中心投入使用,建成18个乡级物流节点、573个农村物流网点。三是同步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100%的乡镇和96.9%的行政村实现通客车,全市90分钟交通圈初步形成,邹平县率先在全省、全市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公路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得到了进一步缓解,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逐步提高。
滨州港口简易运行 千年梦想即将成真
滨州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是山东海上的北大门,处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地带,同时还处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区,是鲁西北地区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腹地跨三省八市,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人。滨州港紧靠“京三角”,坐落“黄三角”,既是环渤海经济圈与胶东半岛的交汇点,又是山东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最近的口岸,是连接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西部省市的桥梁,也是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枢纽,是鲁西北地区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也是包括省会济南都市圈在内的鲁中和鲁西北地区最便捷、最廉价的出海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被山东省政府列入山东半岛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关键一环、“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一翼和济南都市圈的主要成员。
滨州港腹地深远,物产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采区,也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和原棉生产基地。目前仅滨州市境内物资运输就有6000多万吨的运量。滨州海岸线长240公里,陆域为古黄河流入渤海淤积形成广阔而平坦的滩涂,现有17万公顷滩涂未开发利用,为港口及临港产业等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土地资源。滨州港水域宽阔,可用水域24.3万公顷,为港口发展和航船锚泊提供了“海阔任鱼游”的水域。
滨州港按照科学建港的原则,一期工程采用疏浚与整治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建设双堤环抱式(向西环抱)港池,包括3个5万吨级原油码头和2个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年吞吐量2000万吨,投资估算30.8亿元。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滨州港迎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黄金季节,进入大投入、快发展的关键时期。2010年完成投资17余亿元,完成了引堤续建工程和2个3万吨码头基槽、码头陆域形成护岸主体、防波堤一期主体抛石等工程,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投资数额均创历史最高。同时,与港口配套的近70公里疏港一级公路已于2010年9月建成通车;疏港铁路一期已建成运营,直抵港口的二期工程已经山东省发改委批复立项,正在积极争取列入省、部合作建设项目;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进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申报等工作已全面启动,都将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下步滨州港开航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2011年底,滨州港2×3万吨码头实现简易运营,2012年上半年可正式运营,将彻底结束滨州背海发展的历史,加快滨州北部沿海开发建设,唤醒这片沉寂、荒凉、宽广的土地,彻底改变滨州临海不见海、沿海不靠海的历史,使历代滨州人的梦想成真。
作为滨州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滨州港是该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创性工程。在建设速度、投资强度、施工难度、工作效率等方面创造了一流业绩和多个“国内罕见”:一是在短短两年实际有效作业天数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完成投资30多亿元,建成多项工程,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施工强度之大,在滨州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堪称一流;二是2个3万吨码头主体由808块240吨以上巨型方块构成,全部施工在毫无掩护的外海、采用重装备潜水和浮吊水下作业,受风浪潮涌影响十分严重,工况条件之恶劣、施工难度之大国内罕见;三是工程量浩大,仅各种石料就多达1200万立方以上、各种防护块体100万块以上,全部远距离海上运进,国内罕见;四是一举建成长达17公里的集防波堤、挡沙堤、深水岸线、集疏运通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国内罕见。
自开工以来,滨州港建港人克服工程量浩大、工期紧迫、施工环境恶劣、资金极度短缺等一系列困难,攻坚克难,拼搏实干,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建港目标。2011年滨州港建设共计完成投资15.5亿元,一举建成五项工程:一是投资7.3亿元,完成滨州港2×3万吨码头及防波堤一期续建工程;二是投资5.1亿元,建成港区17公里一级公路;三是投资1.2亿元,完成码头装卸设备制造;四是投资1.5亿元,建成3.2公里海港港区南防波堤工程;五是投资1760万元,完成滨州港运营管理调度中心全部前期工作及桩基施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此外,滨州港海港港区已建成东、南防波堤,形成14.86公里深水岸线,可建设3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0多个,为滨州港持续健康发展和北海经济开发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滨州港被山东省政府由地方一般港口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并纳入交通运输部全国沿海港口建设布局规划;《滨州港总体规划》顺利通过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审批,将作为今后20年滨州港建设发展的总纲。滨州港将成为滨州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也为滨州实施“黄蓝”战略和临港产业发展打造了强力引擎。
滨州即将结束多年来“背靠大海、封闭发展”的历史,揭开“面向大海、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构筑铁路“动脉血管” 补齐交通运输“短板”
作为最后一个通铁路的地级市,铁路建设长期滞后,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滨州经济发展的短板。如今,滨州的铁路建设正在9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延展,一张由铁路构筑的“动脉血管”网络渐次铺开,积累已久的铁路难题开始一一破题。
目前,滨州市的铁路建设快步推进,已获得立项和开工的各等级铁路共有6条,分别是纵向的黄大铁路(河北黄骅至潍坊大家洼)、滨港铁路二期;横向的德大铁路滨州段、寿邹铁路(寿光至邹平);城际间的济南滨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以及连接无棣阳信惠民三县的德大铁路惠民专用线(即惠阳无铁路)。其中,黄大铁路项目已于2011年4月通过了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也已基本完成。目前,项目正在等待核准,今年初将开工建设。滨港铁路已正式经省发改委核准立项,2011年12月13日在北海经济开发区奠基。德大铁路滨州段自去年7月29日全线率先开工以来,已完成线路沿途149个行政村5400余亩永久性征地、补偿以及7.6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落实了5000多亩的临时用地。截至2011年底,滨州市境内路基、桥涵工程已全面铺开。其中,各类桥涵共计开工355座,完成16185延米,均完成总量的90%以上;路基土方累计完成562.9万方,占总数66.8%。项目投资完成6.0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96%。寿邹铁路经省发改委核准后,项目初步设计现已审查批准。邹平、博兴两县区目前将展开征地拆迁工作,今年即将开工建设。引人注目的济南滨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二五”建设计划,项目南起济南遥墙机场,北至滨州市城区,滨州市由此成为济南省会城市圈中获准最早建设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地级市。
令人欣喜的是,滨港铁路一期工程自2009年9月29日实现全线开通,当年11月20日与全国铁路正式联网。截至目前,已经成功运营两周年,创出了安全生产730天无任何责任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的好成绩。两年来,面对起步晚、条件差、经验少、人力不足等各种困难和挑战,滨州市铁路局连同济南铁路海河公司、黄河公铁路桥公司、铁路投资管理公司和车站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实现了滨州铁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又成功实现了铁路货运量从小到大的决定性转变,进一步打开了滨州铁路运输的新局面。联网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滨港铁路运输一直在低迷中徘徊,月发送量只有几车,面对严重高运能低运量问题,市铁路局会同海河公司、铁路投资公司、黄河公司和车站创新方式,深入一线,深入市场,全面了解掌握货源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经营手段,使整个滨港铁路运量显著攀升,到发记录不断刷新。2011年就完成36万吨,比上年同期递增125%,创出了全国新建铁路同等里程营运的最好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交通枢纽工程 最大单体车站
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重点项目—滨州汽车总站
滨州客运总站项目经过3年的建设,目前已全面竣工,车站基本设备设施全部装备齐全,各项功能达到了国家一级客运站标准,成为滨州地标性建筑景观。滨州汽车总站是滨州国家公路运输枢纽重点项目,是滨州市“十一五”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体现了滨州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滨州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既是滨州超越发展的需要,也是与该市公路枢纽城市地位相适应的需要,是该市现代化的综合性、标志性建筑。它的建成,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该市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客运站场层次,完善客运网络功能,加快物流业快速发展,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总站建设着眼于2020年滨州大都市现代化城市发展,运用了航空港的设计理念,具有规模性、综合性、现代性的特点,是集客运站、公交站、物流(场)站“三站合一”,暨商贸市场、市民广场“五位一体”的“三站二场”工程,总投资9.6亿元人民币,是集汽车客运、公交、出租、汽修、物流、餐饮、娱乐、商务、休闲、购物于一体,是亚洲最大的单体车站,设计日发送班次3500个,日发送旅客5万人以上。总站依托遍布全市的公交、出租网络,市内有8条主要公交线路,100多部公交车辆和700多部出租车辆,进出公交总站。车站商贸部分设有7000多个摊位,可以解决20000多人的再就业,已经成为滨州市集客运与物资流通的主要聚集区。
滨州汽车总站的建设结束了滨州市乃至黄河三角洲地区没有大型综合场站的历史,对于进一步强化城市辐射功能,改善滨州投资环境,拉动滨州乃至周边的第三产业发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滨州汽车总站的建成,将载入滨州发展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