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进入3月,虽然春寒料峭,但在沈北新区辉山地区的大项目工地却升腾着澎湃热力。
“到吉隆玉米生化项目工地去看看吧,它由韩国希杰集团投资8亿美元建设,今年10月份达产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之一。”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树立告诉记者,目前,有11个新建项目和18个续建项目在辉山地区正开足马力加快建设,而投资50亿元的辉山乳品城项目、投资19亿元的通联合成制剂基地项目也将在4月份开工。
2012年,当“改革创新年”起步之时,沈北新区上下又在深入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改革创新大潮涌来,区域竞相发展、百舸争流的新形势,沈北新区要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靠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以改革解难题,以创新促发展!
改革创新需要先行先试,需要一块能够放大的“试验田”。
沈北新区把目光投向了“辉山地区”。辉山地区作为农产品加工区要承担起“十二五”期间建设省级千亿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产业集群的任务,在开发区与街道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开发区工作与区域发展脱节的原有体制下,辉山地区要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经济要升位发展,必须要创新体制机制,坚定走改革创新之路。
正是基于这一理性的考量,沈北新区率先在“辉山地区”实施先行先试,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立足“招商服务、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党政办公保障”五条工作主线,试行了辉山开发区与辉山街道合署办公改革,实行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经济区直接管理社区的工作格局,为新区全面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范本。通过改革创新,最终目标是把辉山经济区建设成为东北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宜居城市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造辉山的第二次辉煌。
创新体制机制
为千亿集群提供强大动力
“新区要根据各个区域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不同,组建若干对区委、区政府负责的功能区,并建立完善财税激励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与补偿机制,形成管委会经济建设职能与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职能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其实,早在2011年,当沈北新区一跃成为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先导示范区时,深化辉山地区功能区改革就已成为沈北新区推进“先导示范”的重头戏。“通过功能区体制的不断延伸放大,新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个沈北向多个沈北的裂变。”沈北新区主要领导表示。
沈北新区大胆改革创新,通过科学定位,深度融合,在辉山经济区形成了“一个班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按照国家“大部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沈北新区将经济区与街道的下设机构进行整合,由合并前的13个整合至5个,精简61.5%;采用“大部门、主线化”工作模式,合并相似的工作职能,将招商选资、项目服务工作职能统一划归招商服务局,将投产企业发展服务、经济指标统计、安全生产等工作职能统一划归经济发展局,将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发展、“三农”管理等工作职能合并到社会发展局,将征地拆迁、市容环境、城市建设与管理等职能统一划归城市建设管理局,将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信访稳定、党群建设等职能统一归并到党政办公室。
同时,取消局级部门内部的处(科)级机构设置,管理层级由原来的5个减少至3个,实现了“经济区领导班子→五大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的扁平化管理。
“通过合署改革,实现了经济区新体制新机制的延伸放大,创新的内部管理机制、人人有指标的责任机制、绩效为主的考评机制、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能者高薪的分配机制,鼓舞了干部职工的斗志,解决了街道的旧体制在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短板"问题,为建设"千亿集群"提供了强大动力。”王树立兴奋地说。
创新服务
为千亿集群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之所以到沈北来投资,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服务环境。”韩国好丽友集团辉山食品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规划占地370亩,规划建设4个生产车间、动力车间、物流中心及办公等设施,计划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2013年正式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0亿元。
“去年,沈北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实现产值580亿元,四年后突破千亿产值任重道远。”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阎光明说,沈北新区正在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构建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引进一大批高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产业项目。
双汇、达利园、欧能乳业、袁氏高科……当一批“大块头”项目纷纷伸来橄榄枝之时,沈北新区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项目落得稳、留得住、发展好?
要为“千亿集群”项目提供“金牌服务”!沈北新区依据辉山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紧缺、现有产业层级不高、资源闲置情况严重等现状,在辉山经济开发区设立了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区域经济运行与监测预警、投产企业发展服务与安全生产、财税发展与落后产能清理等工作,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区域经济长效、科学化发展,建设“产业辉山”。同时,经济发展局的成立,还规避了原有“开发区与周围地区单纯存在竞争”的问题,有利于辉山地区与周围地区协调发展、竞合发展,并借势大东区的汽车产业、虎石台的家电产业、北部现代副城的现代农业、棋盘山的旅游产业和泗水科技城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相应的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
沈北新区还推出“服务创新”,推进审批即办、受理告知、否定备案和超时报告“四制”服务,将审批工作向重点项目聚焦,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按照重点项目开工时间倒排审批时限,限时办结审批手续,为重点项目按时开工创造条件。
创新管理
为千亿集群凝聚强大核力
“你们那里绿地面积有多大?有大医院、大超市吗?”这是许多到沈北新区考察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常问的问题。他们不仅需要把项目落在沈北,还需要在沈北宜居地生活。
“绿”,是沈北新区的底色。凭借着对生态之美的执着偏爱,沈北新区踏上了“绿色升级”的康庄大道。他们以打造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使产业结构显著提升。退耕还绿、治污增绿、改棚换绿、拆违建绿……目前,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已经全部退出沈北新区。
如今,为建设省级千亿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产业集群,建设东北地区生态最优、环境最美的生态田园新都市,沈北新区针对辉山地区生活配套设施弱的现状,又打出了“宜居辉山”牌。在那里,大商家超市已开门纳客,维康医院建设正酣,还要建设辉山体育馆、引进高水平公立幼儿园、改造“蒲河大集”、铺设从辉山地区到道义地区的东西线轻轨……
社会管理创新也不能落后。创新成立城市建设管理局,依据辉山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现状,全力进行征地拆迁工作,推进交通、能源、供水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广场、公园、小区物业等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经济区直接管理社区的工作格局,缩短“经济区→街道→社区”的传达路线,政策直接落实到社区(村),一步到位。
卧薪尝胆的沈北新区正在创新发展中让“辉山模式”蓄势爆发,在风生水起的变革中打造“千亿集群”,进而推动“一个沈北向多个沈北的裂变”!
沈北新区区委宣传部策划
撰稿赵国清 宋军君 摄影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