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高新区把握时机 “无中生有”求发展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沈铁工业走廊最前沿,距沈阳市区26公里、距铁岭新城区6.5公里的地方,有一块黄金宝地,吸引了百余家企业在此安营扎寨,投资创业。这块宝地就是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5年9月,为了把握住建设沈阳经济区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伴随着铁岭人民满怀豪情地发出建设“新铁岭、大铁岭”的豪迈誓言,铁岭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提出了“主动接受沈阳辐射,融入沈阳经济区,打造铁岭大开放新平台”的战略举措,总规划面积21.38平方公里的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同年11月,铁岭市委第83次常委会议和铁岭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议同意,正式成立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从那一时刻起,这片平静的土地开始变得热闹。
筹建之初的铁岭高新区还只是一块满目荒凉的处女地。选择在这样一个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小村庄建立高新区,铁岭市委、市政府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缜密思考和仔细论证的。铁岭高新区所处的新台子镇与沈阳沈北新区仅一河之隔,沈哈高速公路、102国道、京哈铁路纵贯全境,规划中的沈阳中部城市群高速公路也将涵括此处,交通便利、区位独特。再加上沈铁同城一体化建设和沈阳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这里无疑是建立高新区的最佳选择。
为了充分利用新台子镇的区位优势,发挥出铁岭高新区的战略平台作用,加快铁岭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制高点,铁岭市委、市政府对铁岭高新区的发展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早在铁岭高新区成立之初,铁岭市委、市政府就将其发展目标瞄准了“国家队”,并按照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标准提出了发展建设的明确要求。一方面,道路、厂区要高度利用土地资源,做到不浪费,基础设施要高标准;另一方面,项目要符合产业政策,坚持环保和高科技原则,污染产业、被淘汰的产能落后的企业一个也不能进。此外,引进项目要规模大、起点高,不是规模企业一个也不能进。
按照以上的要求,铁岭高新区设计规划了中部工业产业区、东部科研基地区、西部生活配套区、南部工业物流区和万泉河畔休闲商贸区等5个功能区,计划通过15年的开发建设,将园区建设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社会文明、技术先进、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工业新城,成为“自主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成为沈铁工业走廊的核心区、铁岭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工程、铁岭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
自2006年5月启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以来,铁岭高新区追寻梦想,以拓荒者的毅力和不息的创业激情,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解放思想、负重前行,园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5年来,铁岭高新区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5平方公里,高标准建设了道路、水厂、热源厂、二次变电站,引进了燃气公司,基础设施实现了“九通一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并成功引进项目150个,其中投产项目120个,园区建设呈现良好态势。
目前,铁岭高新区已经顺利完成了起步初创阶段建设任务,迈入“二次创业”阶段,并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环保产业园、辽宁省循环经济示范园。2010年4月,铁岭高新区被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6月,铁岭高新区被辽宁省政府正式认定为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所有这些是对铁岭高新区建设速度的肯定,也是对铁岭高新区进军国家高新区的激励与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