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奋力夺开门红 大项目牵引三大区域"稳中求快"


  大项目牵引三大区域“稳中求快”     2月底,沈阳市以普利司通(沈阳)轮胎有限公司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大连市包括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项目在内的100个重大项目也同时开工。大项目集中开工,全省奋力夺取开门红进入高潮。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是省委、省政府今年确定的全省经济发展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打基础、鼓士气、树形象的关键一环。年初以来,辽宁三大区域以“首战必胜”的气魄,继续保持“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发展惯性和激情,从沿海经济带到沈阳经济区再到辽西北,各地紧紧咬住项目不放松,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带动本地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
    依托项目不断扩大优势、释放潜力,三大区域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迈向一季度开门红。
  向大项目要快发展
    3月1日,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全面复工。这一总投资245.7亿元的大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近百亿元、贡献利税30亿元,阜新市经济总量较小的现状将因此有所改变。从两年前开工的那一天起,这个大项目就在建材、就业等方面拉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突破辽西北战略需要这样的大项目,辽宁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大项目,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同样也离不开这样一批“顶天立地”大项目的“鼎力支持”。
    今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夯实发展基础、巩固发展态势、赢得更大发展的关键之年。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一重点,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抓项目、抓大项目成为三大区域不约而同的行动。
    2012年,注定为不平凡的一年。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抚顺市称之为 “项目促进年”,本溪市直接叫响“项目年”,营口市则命名“重大项目推进年”。
    辽宁三大区域推进的每一个大项目,都肩负着明确的 “使命”——或关乎结构调整,或与民生密切相关,力求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
    今年2月,总投资120亿元的东北亚波特城项目正式落户沈阳市沈北新区,竣工营业后年财税收入将实现6亿元以上,年出口额5000万美元,同时还将带动10万户企业创业、提供30万个就业岗位;总投资845亿元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产业园、总投资160亿元的台湾长春石化等项目,将把盘锦石化行业产业链越拉越长;而铁岭市明确提出今年每个县(市、区)必须再上一个1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大项目,把农业大市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做强。每个区域都有大项目,每个大项目都是一部“发动机”,牵引着三大区域驶上更快的发展轨道。
  紧锣密鼓聚拢项目
    春节黄金周刚过,省政府经贸代表团就远赴浙江省宁波市,开展了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招商活动,这也是今年我省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招商活动。
    向发达地区和资金密集省份集中推介产业和城市化建设项目,是近年来辽宁在对外招商过程中形成的成功做法。在这次招商活动中,三大区域把众多工业产业集群等实体经济项目集中推向长三角,让客商一次 “看透”。在沿海经济带,锦州市利用2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引来76家纺织企业;在沈阳经济区,鞍山市激光产业集群吸引了包括研发机构在内的23个项目落户;在辽西北,朝阳喀左紫砂产业基地等收获了一批项目。
    对外招商,三大区域成就了很多大项目;对外招商,也成为辽宁抓项目谋发展的宝贵经验。在扩大招商中,全省紧紧把握对外开放的峰值来到辽宁的重大机遇,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三大区域一季度招商引资形势喜人。
    大连旅顺绿色经济区仅1月份就促成普星LED、澳华医用高分子器材等6个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26.1亿元。年初以来,彰武县引资成果喜人。其中,在2月9日举办的今年首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30个大项目签约,引资额高达74亿元,这对于处在辽西北的彰武县来说真可谓难能可贵。锦州市在对外招商中有针对性地定向包装了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台湾和日本等地的重大项目,而对于苏州、东莞、日韩等重点招商地区则实施紧盯战术,派专人在知名境内外大企业蹲点招商。
    功夫不负有心人,据省外经贸厅统计显示,1月份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7亿美元,其中葫芦岛市1月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一倍。这表明,即使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只要充分利用好对外开放峰值来到辽宁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依旧大有可为。
  真抓实干干成项目
    三大区域推进的每一个大项目都浸透着千辛万苦,因为没有哪个项目是为辽宁“量身定做”的。每一个项目的签订都是真抓实干的成果,这一点三大区域都有体会。
    1月28日,春节休假尚未结束,省委、省政府就组织召开了全省县委书记、县长和区委书记、区长两个座谈会,对推进项目建设多有涉及,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性意见。从决策层到基层,抓项目是那样的时不我待而又扎扎实实。
    今年2月,沈阳市包括十二运场馆、地铁和文化艺术中心在内的一批城建项目陆续开工,预计3月份还将有30个项目开工。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沈阳市为这些重点项目列出了建设进度表,啥时候干啥活目标明确。
    春节期间,3000多名员工一直奋战在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也正是由于重点项目和工程马不停蹄的建设,才有了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1月份税收首次突破3亿元。
    千方百计变“纸上项目”为“落地项目”、变“围墙项目”为“建设项目”、变“空巢项目”为“达产项目”。抚顺沈抚新城一个项目从招商到落地开工到达效,由责任人一管到底,力保3月份项目全面开复工;辽阳市经信委从年初开始开展抓项目、保企业、促发展“服务送千企”活动,包项目、包企业,帮助解问题、解困难,提高项目开工率、提高企业生产达效率;盘锦市双台子区通过确定项目开复工推进目标和完成时限,把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确保20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复工。
    三大区域抓项目的劲头彰显着奋发有为、无坚不摧的“辽宁精神”。 1月份,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93.5亿元,增幅高出东部11省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这份成绩单见证了三大区域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的行动,辽宁实现首季开门红胜利在望。
    记者/李春林 杨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