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生态调水破解水生态危机
新华网沈阳3月22日电(记者石庆伟 汪伟)为破解水资源日益紧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带来的水危机和生态困局,辽宁大力推进实施生态调水工程,科学配置水资源,变水危机为水优势,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的用水需求和生态全面修复的需要。
辽宁水资源人均只有80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辽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水瓶颈越来越突出,过量开采地下水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严重威胁,全省近一半县级以上城镇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导致地下含水层疏干、水质污染、海水入侵、河道断流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破解辽宁水困局,必须节水、调水双措并举,加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管理。”辽宁省水利厅厅长史会云告诉记者。近年来,辽宁在推进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战略同时,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大规模启动生态调水工程,将东部丰富的水资源向中部和本部配置,构建由北、中、南三线组成的“东水济西”水资源配置格局。
据介绍,目前总投资100多亿元的大伙房水库输水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通水,供水能力可达辽宁中南部7座城市总供水量的40%左右,解决1000多万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近五分之四地区的水短缺问题。该工程修建了直径8米、长达85.32公里的引水隧洞,穿越上百座山峰,被誉为世界调水史的奇迹之一。
史会云告诉记者:“生态调水工程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地下水全面限采提供有力保障。”辽宁逐年加大城镇地下水限采力度,严格执行取水许可、水土保持等制度,将严重超采区、海水入侵区划定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十二五”期间,辽宁将关停封闭地下水取水工程3796处,削减地下水开采量12.44亿立方米,力争全面缓解地下水超采带来的水质污染、海水倒灌、地面下沉等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