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先导示范区旗帜 坚定科学发展之路


春风劲吹,暖意萌动,这是一个孕育生机的季节。

  春风劲吹,暖意萌动,这是一个孕育生机的季节。

  蒲河两岸,群芳竞发,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4月1日,伴随着改革创新大潮的涌动,沈北新区迎来了改革再出发、发展再加速的新机遇。这一天,沈北新区捧来了“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的烫金牌匾,踏上了“建立协调运行、互相促进、持续发展、富有活力的经济社会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的新征程。

  凝聚共识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

  六年前,沈北新区就在酝酿以改革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张牌。

  六年后,沈北新区终于获得一个有力的杠杆,支撑起它在区域经济中所扮演的战略角色。战略角色,需要战略的思维,战略思维需要超越自我。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沈北新区并没有停止改革创新的脚步,而是自加压力、超越自我,不断谋求新突破。“省、市对新区的改革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待越来越高。全区广大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力推动改革再出发、发展再加速。”沈北新区区委主要领导表示。

  深化改革创新是沈北新区的重大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家在沈阳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破解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诸多体制机制性障碍,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而沈阳市作为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改革的先锋和龙头。“市委、市政府对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高度重视,把深化改革作为全市四项重点工作之首,并连续召开了三个专题会议全力推进。沈北新区作为先导区和全市"两化"融合试验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理应承担起改革先行先试重任,大胆实践,探路先行。”沈北新区区委主要领导说,现在新区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改革也随之迈入了攻坚时期。以往围绕加快发展、提升总量开展的改革,只是囿于一个开发区的范围,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现在的改革必须要向全域延伸、深层次推进,不仅要围绕量的扩张,更要着眼于质的提升;不仅要围绕经济发展,而且要围绕环境提升、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特别是,过去改革的外部环境相对宽松,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压力较小;现在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发展压力加大,改革难度也在增大。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深化改革创新,力争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为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创新是新区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必须通过改革,推动全域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实施惠民利民的各项举措,凝聚和调动广大群众建设幸福新沈北的力量,真正让改革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让发展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突出重点

  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

  会当击水三千里!承载着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智慧的沈北人决心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并率先取得突破,为沈阳经济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激发活力是新区改革的核心。面对当前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和内部转型调整任务日趋紧迫的双重压力,沈北新区必须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充分激发各方面要素资源的潜力,为新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功能区体制,加快推进新区新城职能部门整合,理顺关系,明确权责,实行“扁平化”管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大蒲河新城的用人机制,对新区各级党政机关全面实行档案封存、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奖优罚劣的新机制,全面推行公务员职务聘任制和工作人员聘任合同制,试点推行聘任制公务员,并建立完善以绩效考核为主、干部收入与地区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职务能上能下、干部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推进土地、金融、科技等方面的要素改革,全面激发新区产业发展活力。

  绿色生态是新区改革的特色。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立区,以生态文明推动新区绿色发展,使新区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要切实抓好环境生态,加快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第三代城市”,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打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生态田园新都市”;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建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节约增长方式,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和引导新区群众自觉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

  统筹发展是新区改革的关键。要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城市化带动城镇化,以南部带动北部,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力争在沈阳经济区率先实现全域城市化;要重点构建“两城、两镇、一区”的发展格局,蒲河新城与沈北新城全面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清水、兴隆两个新市镇全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七星旅游经济区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推动各功能区错位发展,形成“双轮驱动、多点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同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和谐发展是新区改革的目标,也是衡量新区改革成败的标尺。要结合新区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逐步加大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统筹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使新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

  明确目标

  全面完成先导区建设任务

  最是一年春好处。借着国家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春风”,沈北新区决心通过深化改革,破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加快形成有利于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力争用五年时间把沈北新区建设成为沈阳经济区充满活力的“中心城市新都心、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田园新都市”。

  具体目标: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先导区建设任务。即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建成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典范区;着力发展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35%以上,建成高新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精品高效农业,建成集科研、生产、展示、观光于一体的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和中国种业基地,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城镇化率达9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建成城乡统筹样板区;引进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企事业研发基地100家以上,建成人才培养及就业基地;城镇常住人口 70万以上,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7%以上,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40天以上,建成生态宜居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10亿元,成为支撑沈阳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沈北新区区委宣传部策划

  撰稿 赵国清 宋军君 摄影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