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锰业“破茧成蝶”
虽然调控政策愈加严厉,却能逆水行舟迅猛发展;虽然产量、产值大幅增加,能耗污染却同步下降——
大新锰业“破茧成蝶”
□ 本报记者 农彩云 梁莉
自2009年起,从资源、能源消耗到技术装备、环保、安全生产,国家对涉锰行业设定了更高的准入条件,对铁合金、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整改,我市锰业发展和生存近两年来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全国新的“锰三角基地”的重要一角,大新县却能在高压下“破茧成蝶”实现了锰业产业升级:
2010年锰加工业产值完成41亿元,是2005年的3.35倍,成为全区最大的锰矿加工生产基地,涉锰行业环境整治工作获得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肯定;中信大锰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实现了广西锰业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的历史性突破;产量、产值直线上升,大新的电解金属锰、碳酸锰、天然放电锰粉产量高居全球第一。
高耗能产业,调控政策愈加严厉
凭借资源、区位优势和多年发展基础,大新最大的支柱产业——锰业,已经在广西乃至全国的金属锰行业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我国铁合金行业、电解金属锰行业在运行和发展中,存在产能过剩突出、工艺装备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矛盾和问题,为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2009年以来,国家进一步提高了涉锰行业的准入门槛,从资源、能源消耗到技术装备、环保、安全生产等全方位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锰业的整顿和产业结构调整。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