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人口红利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新机遇


  核心阅读

  人民日报记者在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等国采访,总会在街头、乡间看到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城镇,年轻人更是明显多于老年人。有分析认为,人口红利已成为影响东南亚经济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人口红利,是指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但是人口结构有利并不必然导致人口红利,还需要对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保证。           

  有利于东南亚提升制造业水平

  在泰柬边界小城波贝的大市场,看上去20来岁的柬埔寨商贩阿龙告诉本报记者,他原先在金边的一家纺织厂工作,月工资大约相当于100多美元,而现在做服装买卖,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赚100多美元。阿龙的家在金边附近的一座村庄。他说,村子里的四五十个年轻人现在全都出来打工了,有的进了制衣厂,有的进了自行车厂。还有一些像他一样,选择了经商。阿龙是柬埔寨劳动人口的一个缩影。按照柬埔寨官方统计,15—64岁的劳动人口占其1400万总人口的63.8%。

  据美银美林的统计,从2010年到2020年,菲律宾劳动人口将增加31.3%,达到7500万,马来西亚将增长18.7%,至2200万,印尼将增长11.2%,达到1.8亿,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缅甸、泰国等东盟七国的劳动人口要到2042年才达到顶峰。据越南2009年的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越南人口8584万,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1.2%。而缅甸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69%。

  人口红利有利于东南亚提升制造业水平,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随着劳动力产出和收入的提高,人口红利也将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消费市场。外资受东盟地区人口红利的吸引,未来十年进入东盟的速度和规模预计将不断增加。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对本报记者表示,人口红利有利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发展,对吸引这部分外资是有利的。

  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新机遇

  东南亚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还处于早期,未来几十年仍可享受人口红利优势。而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在2012年首次下降。中国劳动人口不仅绝对数量下降,劳动力成本也在提高,制造业基地向东南亚地区流动的趋势开始显现。

  据越南《财政时报》18日报道,全球外资的走向正在从中国逐渐转移至东南亚。目前,全球约8%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东南亚,仅次于流入中国的外资(约占9%)。不少分析认为,东盟国家的经济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已经赶上中国,部分原因就是人口差异。

  庄巨忠认为,中国部分制造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虽会对一些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如果中国制造业能够借此机会向高端发展,和东南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形成分工,各自发挥比较优势,那么将是互利的结果。

  东南亚的发展也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制造业的发展不单是人口因素,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政府治理、政治稳定和职业培训等都是影响企业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在上述领域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空间很大。

  庄巨忠指出,东南亚国家在教育支出和教育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从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东南亚国家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要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东南亚国家必须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资,并提高教育质量。

  为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是关键

  如何更好发挥人口红利的作用,也是未来东南亚国家面临的挑战。庄巨忠认为,人口红利还将持续的国家应该意识到,人口红利不是人口结构有利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一个潜在的有利机会,是否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还需要对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保证,这样才能将潜在的人口红利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红利。#p#分页标题#e#

  有分析认为,人口红利的发挥取决于经济体使用更多劳动力的能力。例如,一些东亚国家获得了人口红利,在于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推动物质资本更快地积累,从而扩大劳动生产能力,与快速增长的人口相协调。

  《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曾撰文称,菲律宾的例子说明,人口红利有多容易被浪费掉。人口是菲律宾天然享有的资源,但因为国内没有足够的好工作,约10%的菲律宾人在海外打工,这些人的亲属乃至整个菲律宾经济都依赖他们的汇款。

  劳动人口多,就业问题就会更显著。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要求有更高的工资,都会带来社会问题。本报记者在泰柬边界大市场碰到的柬埔寨青年阿龙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他放弃打工而经商,就是因为工资低。柬埔寨、缅甸等国近年也不断发生工人要求提高工资而罢工的事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拉美和近年来在中东发生的变化,表明为年轻人创造就业多么重要,现在这个问题也摆在了东南亚国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