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领头雁”


10月30日,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承载地,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港城一体化建设工程拉开帷幕。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包括242平方公里陆域和100平方公里海域,将打造以低碳健康城市理念为引领,港、区、城协同发展的新型生态城市,成为我国东北面向国际最开放的港口、物流、产业、城市“四位一体”发展示范区。

  “开发建设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是大连市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战略、推进全域城市化的重大举措,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市长李万才介绍,在产业发展上,将打造以国家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基地和东北航空物流港建设为先导,信息研发、循环环保、健康旅游、港航现代服务为补充的生态化产业体系;在港口建设上,将建设吞吐能力达3亿吨的第四代绿色智能创新型港口。

  大连拥有19个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占辽宁省42个园区总数的45%,已经成为展翅高飞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领头雁”,成为大连经济绿色崛起的“增长极”。大连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已经实际利用外资217.1亿美元,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占辽宁沿海重点园区的70%以上。

  大连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重要机遇,利用外资连续4年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外贸进出口年均递增16.4%,总额占辽宁全省的62%,形成了一批颇具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近5年,大连累计新批外资企业2043家,实际使用外资399亿美元,年均增长36.6%。

  今年前三季度,大连高端装备制造业逆势上扬,完成工业增加值906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8.7%,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管委会主任孙域梁说:“装备制造业被称为工业之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的象征。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重点规划发展中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石化装备、核电等装备产业的主要承载区,集中了大连市重大装备行业近80%的产能,产生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强大聚集效应。目前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规模以上企业107家,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3家、省级研发机构4家、国家驰名商标2个,高新技术产值贡献率达到50%以上,在十几个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大连全力推进19个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建设,促进制造业布局向北转移,重大设施建设向北推进,城市服务功能向北延伸,开工建设了渤海大道、城市地铁、新火车站、新机场、新跨海大桥等项目,打造全域一小时经济圈。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和花园口经济区被纳入“五点一线”重点支持区域,抢占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先机。大连保税港区获得国家批准并成功封关运作,极大提高了保税区及大窑湾港的国际化功能。旅顺口区、长海县全面开放,进一步拓展了大连的跨越发展空间。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说:“大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沿海重点区域为支撑,突破要素和空间的制约,多中心规划、组团式开发、链条式发展,规划建设主城区、新市区、渤海城区、黄海城区,沿黄渤两海、沈大和丹大两线拓展城市空间,把以行政区为界限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功能经济区为板块的发展模式,实现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功能区和行政区融合发展、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互动发展,全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形成各具功能和特色的经济区,实现大连城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

  (原载11月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