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带:提速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东北对外开放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走过4年零两个月。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为大连带来了什么?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产业转型、城乡百姓受益……4年来,沿海经济带成为推动大连发展不折不扣的“引擎”,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龙头与核心作用充分释放。2012年,大连19个沿海重点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沿海42个重点园区的72%,占大连全市的6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沿海42个园区的66%,占大连全市的75%;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42个园区的65%,占大连全市的43%;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42个园区的77%,占大连全市的82%。

  “引擎”启动,区域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2009年7月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大连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将大连建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进而发展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在42个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中,大连独占19个“点”,占全省的45%。4年来,大连19个园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持续提高,展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定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主要支撑和大连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今年1-6月,大连市19个沿海重点园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42个园区的6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42个园区的64.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42个园区的74.4%。

  “引擎”拉动,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定位中,大连被赋予建设“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的任务。4年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全面提速,“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加快建设,2012年大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74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准箱,增幅位居沿海规模以上港口首位。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大窑湾、香炉礁、空港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初具规模,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粮食交易中心等物流交易平台正式运营,全市物流企业超过3500余家,大连成为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各类金融机构齐全,各项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占全省60%,金融中心指数位列东北第一。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石化、造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迸发生机和活力,超百亿企业达到13户,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雏形。

  “引擎”牵动,东北门户作用更加凸显。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放布局中,大连被赋予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定位。4年来,19个重点园区如一块块磁石,吸引了物流、人流、资金流、智力流和信息流向这里高效聚集。英特尔芯片、固特异轮胎、博格华纳联合传动系统、中远造船、住友化学等重大外资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奇瑞汽车、华晨整车、北车集团、恒力石化、华锐风电等重大内资产业项目接踵而至;世茂嘉年华、天地软件园等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不断汇集,以这些重大项目为牵动的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2012年,19个沿海重点园区新签约落地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51个,内资新签约落地1亿元以上项目20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