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副市长刘卫东谈发挥优势 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
山东省政府网: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请您谈一下今年泰安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刘卫东:服务业是泰安的优势所在,也是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主攻方向。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推动服务业转型发展作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突破点,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工作总抓手,创新发展理念,狠抓政策落实,实施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浓厚氛围,服务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贡献作用不断加大,服务型经济正在成为牵引我市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是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9月份,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90.8亿元,同比增长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1%,占比居全省第4位。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8.6:50.0:41.4调整为8.6:48.3:43.1。
二是服务业效益不断提升。1-9月份,全市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高于全市地税收入4.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6.5个百分点,占全市地税收入58.2%,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服务业人力资源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比例不断攀升,成为拉动全社会就业主力。
三是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1-9月份,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2.7亿元,增长1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1.7%,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新开工建设服务业重点项目158个,占全市新开工重点项目的40%。万达广场、泰山云谷互联网产业园、鲁中国际电子商务园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不断提档升级。
四是服务业结构日趋优化。1-9月份,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50.8%,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旅游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着力打造国内外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今年1—9月份,泰安市共接待游客4056万人次,同比增长7.9%,实现旅游总收入389.6亿元,同比增长12.3%,旅游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不断提高。金融业发展迅猛,全市实现增加值79.6亿元,同比增长18.5%。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9.5亿元,同比增长10.8%。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出台《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一批特色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平台和“电商村(社区)”,全市电商平台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50亿元,增长25%。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目前全市在建物流园区24个,总投资270.2亿元,已入驻企业570家,速恒物流、岳华能源、润恒冷链物流、泺亨现代物流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进展加快。会展业实现重大突破,泰山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成功承办第25届国际会展业大会,泰山特色国际会展品牌知名度提升。
山东省政府网:围绕促进服务业发展,泰安市在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方面采取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措施,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刘卫东:服务业涉及领域广,单靠一个乃至几个方面的力量难以有大的作为。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整合资源,解决“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
一是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服务业办公室,成立了泰安市服务业发展促进会。六个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人员队伍不断充实,保证了服务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健全完善服务业协调推进制度。制定了《泰安市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组织成立了12个重点产业(旅游、文化、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房地产、金融保险、商务、家庭、社区、农村)、4项重点工作(投资、统计、标准化、特色街区建设)协调推进组,分别由市政府7位副市长挂帅,定期研究、协调、解决重点产业发展或重点工作开展的重大事项,明确责任单位、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建立了服务业协调推进工作季调度通报制度,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单位分工协作、社会联动发展的工作格局。
三是加强服务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建立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制度,每季度都召开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总结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查找服务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促进服务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四是充分发挥服务业考核导向棒作用。制定了泰安市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服务业发展情况实现季调度、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引领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感、责任感,充分调动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是着力营造服务业发展浓厚氛围。坚持“先行先试”,认真开展泰山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在探索服务业发展新思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高效新兴产业、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服务业调查研究,加大服务业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氛围。
山东省政府网:在当前新常态大背景下,我们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请您谈一下泰安在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工作。
刘卫东:当前,我市工业、农业基础都比较好,体系也比较健全,但是总量规模不够大,产业层次不够高,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过高、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作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主战场、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作为培植泰安发展新动力、再造泰安发展新优势,实现我市经济“凤凰涅槃”、弯道超越的战略支撑,明确提出按照“敲开核桃、一业一策、多业并举”以及“ 底数要清、情况要明、定位要准、作用要大、衔接要实”的要求,对服务业一个领域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敲开核桃”,创新工作思路,细化推进措施,提升发展水平的决策部署,全面开展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工作。7月29日召开全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座谈会,印发了《全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工作推进方案》,并成立泰安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对旅游(含休闲业)、文化、批零餐饮、科技服务业、养老、家政、医疗卫生、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业等10个发展基础较好、转型升级迫切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制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对会展业、软件信息、教育培训、体育、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会计审计、检验检测等8个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制定培植发展做大做强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已完成16个行业和领域实施方案初稿,其中市政府以泰政发[2015]17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其余行业方案也正在按照部署要求,明确完成时限,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成熟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的原则,对各部门编制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及时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印发实施,增强实施方案的实效性。同时,加强督查落实,加大跟踪力度,充分发挥实施方案对全市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促进作用。
山东省政府网:服务业载体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您能谈一下泰安市在服务业载体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卫东:我市坚持以产业集聚为目标,以企业培植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加强要素保障,大力实施服务业载体建设“103030工程”,筛选确定了泰山商贸集聚区、泰山物流园区、泰安钢材大市场等10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泰安交运、泰盈科技、万力电子、蓝光软件等30家市级重点服务业企业,泰山云谷互联网产业园、泰安芭蕾雨•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区等30个市级重点服务业项目进行重点调度、重点培植,引导载体单位“做大、做强、做优”。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加大管理服务力度,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领导包保、集中调度和专项督查等制度,加强对在建服务业项目的督查和协调服务,促进服务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注重引导各集聚区和企业完善规划编制,明确发展思路,加大在政策、资金、土地及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倾斜力度,支持各集聚区完善平台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支持服务业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等措施,做大做强,打造品牌。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市、县(市、区)服务业引导资金优先扶持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重点企业和服务业重点项目发展。在集聚区内的项目优先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办理农用地转(征)用报批手续。对重点企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安排供地,优先安排紧缺资源供应。大力支持服务业重点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整合服务业资源,搞好公司制改造,推进上市融资,加快企业规模扩张。三是强化调度考核。建立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定期调度、分析、通报、考核“103030工程”发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搞好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序引导和推动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重点企业和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快速发展。
山东省政府网:服务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与推动,为服务业项目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是政府当前直接有效手段,请您谈一下泰安市在扶持服务业发展方面的工作。
刘卫东:当前,我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还是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做强服务业企业,以及开展人才培训、推动工作开展,都需要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为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的投入力度,近年来我们积极做好了服务业项目引导资金扶持工作。
一是加大服务业项目策划储备力度。做好项目前期策划储备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尤其是国家、省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和投资重点,主动加强与国家、省里的衔接,策划实施一批带动、示范能力强、集聚程度高的新兴优势项目,做到超前谋划,有的放矢,搞好项目储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近年来,积极争取国家、省服务业引导资金2160万元,扶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60余个,省级服务业转型升级项目3个,省级服务业创新项目2个,带动社会投资近65亿元。积极争取泰山云谷互联网产业园等17个项目列入全省服务业重点项目。
二是科学合理安排使用服务业引导资金。充分发挥市级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2008年以来我市设立了数额为上年度GDP万分之一的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共扶持近130个项目,扶持资金1亿余元,带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今年面对新形势,为发挥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增强社会投资信心,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针对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市政府创新扶持方式,强化政银企合作,与有关金融机构合作,双方按一定出资比例联合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对纳入泰安市服务业企业融资项目库的重点项目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该项扶持具有扩大政府资金额度、低利率、解决抵押不足担保难等优势,可有效缓解企业、项目资金瓶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有近30个服务业项目企业提交了申请,我们正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积极推进,力争尽快为企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严把服务业扶持项目质量关。为了保证申报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的审查筛选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申报程序,采取层层审核提报,部门联合会审,严格落实立项、土地、环评、节能评价、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并委托科研院所、工程咨询等第三方机构进行专家评审,确定列入推荐项目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公开透明。同时对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调度、专项督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促进项目早日投产见效,发挥社会效益。
山东省政府网:明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请您谈一下泰安市下一步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刘卫东:“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我市产业结构加快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初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的关键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着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凸显、扩大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等方面的机遇。同时我市服务业发展也存在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规模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载体有待进一步做强、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政策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尤其是全省各市竞相发展服务业的劲头日益增强,对我市服务业发展争先进位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互联网+及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对我市如何促进传统服务业加快转型、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如何推动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如何促进服务业内部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步考虑,“十三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统筹推进,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引领,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实施服务业“品牌化、集聚化、信息化、国际化”四个战略,抓好“整体提升、优化结构、创新驱动、产业融合、改革开放”五个着力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繁荣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公共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向创新驱动、多元开放、融合集聚、高端高质的方向转型,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初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为加快“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进程作出新的贡献。“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要力求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继续提高。力争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市服务业占比突破50%,服务业提供税收占比突破60%。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落实。认真抓好我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做好服务业行业发展专项规划,优化服务业各类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布局。完善服务业政策落实定期调度和督查机制,认真落实省“一圈一带”服务业发展规划,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实现我市与济南及周边市服务业配套联动协调发展。按照“敲开核桃、一业一策”和“成熟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的要求,加快推进18个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及时出台正式文件,为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是加大项目扶持,优化发展环境。认真做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对上争取工作,优化使用服务业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加快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拉动。大力实施服务业“103030”载体工程,引导载体单位“做大、做强、做优”。制定认定培育一批集聚发展特色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推动全市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扎实开展企业主辅分离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政银企合作,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充实服务业企业融资项目库,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重点投入新兴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所有制限制,整合各类发展要素,提高民间资本投入服务业的意愿和力度。
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驱动转型。积极推进泰山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支持试点单位进行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争取更多地区、领域列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积极组织本市企业参加鲁港服务业合作洽谈会、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境内外招商引资活动。加强对省服务业创新团队项目的管理培育,对列入省服务业创新团队认定范围的给予重点扶持,力争在服务业前沿领域认定培育一批服务业创新团队,在技术研发应用、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上打造一批全省、全市的领军型创新企业,切实通过创新带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强化服务业转型升级技术支撑,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和服务业名牌建设,支持发展设计研发、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监测分析。认真落实《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鲁政办字〔2015〕94号)和泰政办发〔2015〕7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对县市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服务业载体发展考核评估办法,调动各级各部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督查和通报制度,对各县市区、部门服务业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督查、通报,将日常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提高各级各部门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服务业统计核算,强化服务业运行监测分析,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监测力度,找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确保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