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单身的你,想不想回家过年?


【连网】(王文)时间过得真快,快到一不小心就是一年。还有十来天就是农历春节了,对于许多在港城打拼的外地人来说,每到这个时候,思乡的愁绪就会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想回家的念头如施了肥的野草般疯长。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

虽然回家过春节的观念几乎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可是,烦恼也接踵而至。作为所谓的“单身狗”一族,有人盼归有人怕归,许多恐归族因为种种原因在回与不回的两难中徘徊。近日,记者走近港城的异乡人,倾听他们今年的春节打算。

盼归族 回家过年,从年头盼到了年尾

思 团圆才是过春节

丁强是山东潍坊人,过完年就24岁的他离开家已经一年多了,现在是一名快递员。一年忙到头,他也就过年的时候能有空回家看看。近日他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返乡过年了。想到归期近在眼前,丁强显得有些雀跃:“这几天还抽空买了一些土特产。2月2日就要回去了。” 去潍坊的汽车票并不难买,票价也不算贵。可去年由于初来乍到,找工作也并不太顺利,年轻气盛的丁强并没有回家过春节。为此,他很后悔。“当时是大年三十晚上吧,我打了我妈的电话,听着电话那头的鞭炮声,我哭了,我妈也哭了,她很担心我一个人过春节能不能吃饱穿暖。”丁强说,每年过年,妈妈都会准备一大桌子年夜饭,全是他爱吃的,最怀念妈妈包的饺子,那是无论在哪里都吃不到的家的味道。

所以,今年无论有钱没钱,丁强是铁了心要回家过年的。“爸妈都在家乡务农,把我拉扯大很不容易,按理说这个年龄也应该享享清福了。我在外打工,他们一年到头图个啥?我能平平安安回去就行了。”

喜 想到回家就激动

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春节。看着手机日历上从2月7日起显示的红字“休休休”,去年刚到港城工作的陕西姑娘孙芸希就激动不已。她甚至把QQ签名改成“准备回家”。这一年中,孙芸希经历了毕业、找工作和上班,其间因为忙,加上家离得远,一直没有回家。想到还有几天就可以回家了,她非常高兴和期待。

“当然,我期待的不仅是忙碌过后难得的长假和一年一度的春节,而是回去孝敬爸妈。在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培育自己23年后的今天,我有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了薪水,到了我去孝敬他们的时候了。”孙芸希在我市一家大型国企上班,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半年来也有了些积蓄,她打算回家给妈妈买部苹果6S手机,再给爸爸带点好烟好酒,一家子热热闹闹地过个新年。

“我这几天给我妈打电话,她可高兴了。哎哟,想想妈妈做的面食,口水都要下来啦。还有好长时间没见的亲戚朋友,光想想就很激动,我一定要回家。”孙芸希语气坚定地说。

恐归族 提起春节回家,心里五味杂陈

窘 没有工作太丢人

“找不到工作,实在无颜见父母啊。”今年22岁的王俊岩是淮海工学院的大四学生,今年夏天就面临毕业。

由于学习成绩一般、社会实践缺乏等诸多原因,王俊岩在就业大军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尽管他从2015年下半年就开始找工作,但直到现在仍然是毫无着落。

王俊岩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太好。“我家是山东临沂农村的,爸妈都是农民,家里一个姐姐也早早嫁人生子,姐夫在上海打工。” 王俊岩坦言,在找工作方面,父母是一点忙都帮不上了。有一次,为了参加一个大型企业的最后一次面试,王俊岩坐最便宜的硬座往返上海,可几天后还是接到了被拒的电话。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之后,王俊岩变得心灰意冷。他尤其不敢面对父母关切的询问,每次打电话都是只说几句就借故挂掉。

眼看着班里的同学有一多半已经找到了工作,王俊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阵子,他正忙着复习考公务员,并且,以此为借口,已经早早知会家人不回家过年了,“回家后,问起我找工作情况的人肯定更多。就算回家,我也只打算在家里待三天就回来,早早回学校准备继续看书和找工作吧。”#p#分页标题#e#

烦 没有男友怎交差

“不想回家,是因为今年还是不能给爸妈带回一个准女婿。”在机关工作的徐州人小秦告诉记者。

翻过年就30岁的小秦是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在单位的工作也颇受好评,2014年被提拔为副主任科员。身为独生女的她,按理说本该开心回家陪父母过节,可一想到自己至今还单身一人,小秦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

“虽然我并没觉得自己已经是‘剩女’了,可家里人却不这么想。他们总希望我能快点有个婚姻归宿,甚至总安排我在春节期间相亲。可他们不明白,这婚也不是想结就结的,要缘分也得讲条件。我自己也着急,他们比我更着急,年年盼,年年催,一到过年就提这茬儿,全家人都跟着郁闷。”

而看到自己儿时的小伙伴大多已婚甚至生子了,小秦心里多少也会感到有些失落。“想起这些烦心事,就不想回家了!”所以,今年,她约了几个处得很好的“单身狗”朋友,打算来一次跨年旅行。“我借口说单位春节加班,忙得一塌糊涂,就连我妈要来看我都被我拒绝了,就想着去海南度个假。”小秦说,阳光沙滩,届时希望能把烦恼抛诸脑后。

累 没有钱怕遭冷眼

“妈,春节期间单位人手紧张,公司不让请假,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你就不要等我了。”这是日前李伟给母亲打回的电话。电话那边母亲的叮咛是那么熟悉和温暖,电话这边李伟的眼睛却湿润了。他是市区某住宅小区里的一名保安,春节期间虽然不好请假,但是他今年不回家的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混”出来,去年又没攒下什么钱。

李伟是四川人,离家两年多,当初通过招聘进入我市一家上市公司当工人,没曾想,去年这个公司裁员,把李伟裁掉了。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换过两三份工作,却都没有特别满意的。他想做公司文员,却因为学历不高无法如愿。“过年我也想回家,可是我现在混得不好,就这样回去太丢人了。”李伟说,家人还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保安,回去过年,最怕亲戚问他在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还有找到女朋友没有,怕别人看不起,怕遭冷眼。

而且,在李伟的老家,一直有过年派发红包的风俗,到亲戚家拜年要给长辈红包,朋友来串门要给对方的小孩红包;参加了工作的还要给没工作的弟妹送红包。“我现在只是打工,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为了免掉不必要的麻烦,几个月前,李伟就决定今年春节不回老家了。专家建议

越是“恐归”越应“归”

随着春节的临近,一个与回家过年传统观念背道而驰的、近年来愈发壮大的群体———“恐归族”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面是父母的殷殷期盼,一面是一大堆恐归的理由,“恐归族”们在进退两难间确实难以抉择。

相关专家认为,年轻人害怕回家涉及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东方文化心理现象。东方文化比较注重结果,忽视过程。人们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别人发现自己不成功或是认为自己不成功。所以,不够成功的人往往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觉得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回家会没有面子。其实,回家过年是家人的团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展示或显示自己财富或幸福的平台。

父母年纪大了,会唠叨,这是很正常的,但父母真正在乎的,绝对不是孩子能给自己多少钱,孩子有多么成功,而是孩子是否平安快乐。将财富和地位看淡一点,过年了,有钱没钱,还是要记得回家。毕竟父母年纪大了,陪伴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应该好好珍惜。

如果在外工作的人们长期不回家,这样容易跟家人脱离联系,现在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容易感到孤独。所以,躲不是上策,恐不是办法。越是“恐归”的人,越应该回家。因找不到对象而回家的人也可以见见父母介绍的相亲对象,就算不合适也没有什么损失。因工作不如意的人可以听听父母长辈的意见,也许他们能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出出主意。#p#分页标题#e#

记者手记:

别让“春节三问”成为亲情的隔膜

本应热闹、喜庆的春节走亲访友,却因为一问恋爱、二问婚姻、三问生育三个问题的存在,令诸多年轻人头疼不已。此三问题又俗称“春节三问”,被问者若无准备,轻则窘迫难堪,重则刹那间令气氛尴尬甚至不欢而散。

“春节三问”看似关心,恰恰是由于双方长期缺乏交流、生活缺少交集而导致缺少共同话题的表现。一方认为合情合理的提问,一方却认为涉及隐私;类似晚恋晚婚晚育、甚至不恋不婚不育的生活方式在一方眼中十分正常,在另一方眼中却完全无法接受。这种矛盾就导致了“春节三问”在一方那里津津乐道,在另一方那里遭受冷遇。

应对“春节三问”,年轻人对于老年人的提问应有耐心,可以就自己的理由、想法进行解释并适当引导话题进行。同时,家人、亲戚应多关注年轻人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不要因为关心给予他们压力。在这方面,需要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年轻人,平时多抽出一些时间,和父母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多一些沟通。在关心父母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换取父母对恋爱、婚姻、生育现状以及观念的理解与支持。

另一方面,也需要为人父母者对子女多一些设身处地的关注与理解:当春节的仪式感在时代的冲击下已然消失殆尽的情况下,真正驱动年轻人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的,还是亲情牵绊下的归宿感。多些理解与沟通,“春节三问”也就少了些咄咄逼人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