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下网淘鱼今上网淘金 西海岸引导渔民转型
董加康正在跟工人们讲解干活的任务。
新房快要竣工,预计今年5月份,村民们便可以入住。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如今的渔民却不再墨守成规,纷纷放下手中的渔网,开始了全新的转型。3日,记者在西海岸的泊里镇、琅琊镇等地走访时了解到,村民们祖祖辈辈以“渔”为生,但如今有的转型当上了小老板,有的去港区当上了工人……而为了鼓励渔民转型,当地政府提供了政策支持,渔民们不但可以拿到相应的补贴,还享受红利,很多渔民已走上致富之路。
■弃船
买上挖掘机当老板
董加康今年29岁,是西海岸泊里镇尧头一村的村民。父辈是地地道道的渔民,在19岁那年,高中毕业的他正式开始跟随父亲驾船下海打鱼。那时的他并没有什么人生的规划,心想着可能会跟父亲一样打一辈子鱼。
慢慢地,父亲老了,已经无法再继续下海,从2011年开始,年仅24岁的他便开始一个人驾驶着一条20马力的小船继续下海打鱼。
“打鱼是很辛苦的,风吹日晒不说,最重要的是危险,在茫茫大海里你永远没有站在陆地上那般踏实。”董加康说,在当时,打鱼每年虽然也能赚个十多万元,但他开始厌倦起来,尤其是当年在海上的一次亲眼所见让他想放弃打鱼。
“那天海上的风力特别大,有一条小渔船就被巨浪给打翻了。”董加康说,当时他驾驶的船虽然没有翻掉,可也在海里飘摇。
“好在一条救援船及时赶到,并迅速将被巨浪打翻的船上的渔民救起。”董加康记得,船上的渔民们虽然得救了,可那条船却永远沉到了大海之中。
这起意外彻底改变了董加康的想法。另外,2009年3月1日,交通运输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港口建设随即逐步展开,而尧头一村恰好在规划之内需要进行搬迁。
“以前村里就有码头,无论是停靠还是出海都非常方便,可搬迁之后,再养船出海也就没什么优势了。”在2011年下半年,董加康做了决定——把渔船上交给当地政府进行拆解。而按照当时的政策,一艘20马力的小船上交后可以拿到十多万元的补贴。“买一艘新船才几万元,所以当时是很划算的。”
另外,他瞅准了董家口港建设需要大量工程车这一机遇,将家里的全部存款拿出,之后又申请了70多万元的贷款购买了一台挖掘机。
“因为港口规模大,建设项目多,而且村里也帮着给我们协调介绍,可以说在这里到处都有活。”董加康自从购买了挖掘机之后就没有闲过一天,每天从早到晚,他几乎都在挖掘机上,而通过辛勤的劳动,这台挖掘机也给他带来了财富。据介绍,短短的四年时间里,董加康不仅还完了贷款,而且还拿出80多万元又购买了一台二手挖掘机。
目前的董加康已经不需要再自己开挖掘机了,他只负责在现场指挥便可。1月3日中午,在原来尧头一村一个施工现场里,董加康的两台挖掘机停在一个大土堆跟前,在施工开始前,董加康将相关的施工任务向两位挖掘机司机进行了交代,之后他便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一会儿有工程车来装土,我现在也不需要干什么重活,只需要收一收单据,算算账就可以了。”董加康说,现在的工作不少挣钱,与打鱼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弃网
渔民上岸变身微商
除了泊里镇之外,琅琊镇的很多村民也都以渔业和水产养殖为生。在早期,周围的很多码头上停靠的船只众多、桅杆林立、场面壮观。但因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其发展潜力是有限的,可随着现今董家口港的开工建设,这些村民对未来充满憧憬。#p#分页标题#e#
出海累而且危险,很多渔民也都表示,不愿再下海打鱼了,他们都在计划着如何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今年52岁的杨洪发是西海岸琅琊镇西杨家洼村村民,祖祖辈辈捕鱼为业的他也是一位老渔民,他是渔民中最早转型的一批人。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大人出去打鱼,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杨洪发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期,海参和鲍鱼“身价”开始上涨,逐渐走上市民的餐桌,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出海打鱼的同时他开始雇人养殖海参和鲍鱼,那时候一年就能收入10万元,而去海上打鱼一年到头也就能收入二三万元,“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拼死拼活还赚不到几个钱,我就干脆不干打鱼这行了。”杨洪发说,打鱼风险大、收益少,他决定破釜沉舟放弃海上捕捞,然后四处奔走“取经”学习海产品养殖,渐渐摸索出一套养殖方法,靠着当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养殖的海参和鲍鱼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北京和上海等大客户都慕名来他的养殖基地采购,而他的养殖基地一度扩大到80亩,一年能有上百万元的收入。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杨洪发渐渐照顾不过来生意了,他在银行上班的儿子杨玉杰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帮助父亲搞养殖。
和父辈相比,年轻一代更有思路和时代接轨,为了打开销路,杨玉杰开始通过网上卖“海产品”。特别是近年来,海参、鲍鱼一类的养殖业也出现了转变,市场开始变得低迷,在这种状况之下,杨玉杰通过“互联网+”来打响自己的品牌,也创出了一条新的销售路。
据杨玉杰介绍,现在每个月的营业额大部分都是通过网上销售出去的,而且利润比以前也高了不少。
如今,越来越多的渔民也开始踏上电商之路,在网上销售自己的产品,采访中,琅琊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也介绍,目前琅琊镇全镇已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达10多家,去年实现销售额3000多万元。全镇涌现出一大批在淘宝、京东、天猫等专业电商平台开办网店的网民,开设微店130多家。
■福利
家门口就业享“红利”
如今,越来越多的渔民尝试不同类型的转型“上岸”,其中,琅琊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该镇依托海洋资源优势,联合当地龙头企业创建了“海洋创客空间”,提供平台帮助渔民转型,而西海岸泊里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支持和引导渔民转型,渔民破拆船还给予专门的补偿,还专门在家门口开办了人才市场,董家口港区企业也对符合用工条件的渔民优先录用。
“现在董家口港在开发,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我们村60岁以上的居民每月还补贴400元,60岁以下的居民每月补贴300元,此外还有房屋过渡费。”采访中尧头一村村书记董丰说,此外,在村民转型创业过程中,对于符合条件的渔民政府给予贷款贴息等政策优惠。
渔民究竟该如何转型?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告诉记者,首先保留一定的渔民开展远洋深海捕捞,通过海洋牧场做高效渔业开发,其次,引导渔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应制定适合渔民的培训计划,解决其再就业。
文/图 记者 刘鑫 徐新东
■弃房
告别平房住“花园洋房”
除了创业之外,渔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还体现在住房上。在泊里镇驻地的附近,有一片新建的楼房,有多层,还有小高层,这些楼房的外墙粉刷一新,在周围颇为显眼。
据介绍,这些楼房就是专门为董家口港搬迁的住户所建,目前工程已经到了结尾阶段,预计在2016年5月份,住户们便可以正式入住。
正值元旦放假期间,1月3日下午,尧头四村的老赵特意开着新买的私家车载着七十多岁的父母前来看房。老赵介绍,他以前也靠打鱼为生,但后来随着董家口港建设,他在附近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也很红火,才两年的时间,我就买了辆新车。”老赵乐呵呵地说,心里充满了自豪。#p#分页标题#e#
据老赵介绍,他们以前住的房子是平房,但自从搬迁后,他们就暂时到镇里租房子过渡,而且每年还能拿到近万元的过渡费。“多数村民都能分到两套房子,有的家里甚至分到三套。”老赵说,在听说这些房子快竣工后,他特意带着父母两位老人过来看房。
“说句实话,一些年轻人可以在城里买楼房,可像父母这一代人来说恐怕这辈子都想不到还能住进这样的花园洋房里。现在感觉像做梦一样。”老赵高兴地说。
“这几天我就计划着看看怎么来装修房子。”采访中,董加康也介绍,听说新房要竣工了,他近期经常到网上浏览一些关于装修的知识,“我希望将来要把自己的房子装得特别温馨。”董加康说。
此外,董加康还介绍,不仅如此,因为地也没了,船也没了,所以他还盘算着将来再找个门头房来做点其他的生意,“毕竟要多做点营生,这样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董加康说。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内容: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半岛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