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新区2015年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90亿元


40万吨级的巨轮停靠在董家口港区。



游客在西海岸会场合影留念。

 

最大的垂钓平台可同时容纳100多名垂钓者。



  “蓝色是新区的特色,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新区的使命。”1月14日,记者从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悉,新区全年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90亿元,同比增长17%。2015年,新区重点推进蓝色经济项目236个,总投资超2800亿元。

  蓝色成新区主色调,在2015年蓝色经济也高奏凯歌。据悉,新区的陆域面积为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后者远超前者,大有可为。

  2015年,新区重点推进蓝色经济项目236个,总投资超2800亿元。在谈项目23个,包括中石化山东LNG项目远期工程、青岛西海岸海上文化旅游交通集散中心项目和国际航海文化产业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总投资221亿元;签约待建项目62个,包括鲁海丰人工岛、中海油海洋工程四期、兰石重装等项目,总投资约765亿元;重点推进的在建项目112个,包括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青岛西海岸海洋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海洋牧场建设等重大项目,总投资1749亿元。新投产海洋产业项目39个,包括青岛国际啤酒节西海岸广场(一期)、润亿丰泰新材料项目、海洋石油输送工程高端配套装备等项目,总投资约72亿。

  青岛西海岸新区批复以来,始终坚持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国家海洋战略,深入实施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突出“蓝高新”,加快“转调创”,蓝色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过去的一年,新区船舶海工产业加快向海工及特种船舶转型,船舶海工产业完成产值304.8亿元,增长17.6%。北船重工首次承接海洋石油平台订单,武船重工新签订希腊多用途海洋施工及无人潜艇支援船建造计划。

  海洋生物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完成产值87.5亿元,增长29.4%。明月海藻国家级研发中心建成启用,琅琊台集团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青岛产学研中试基地,海洋微藻DHA项目投产运营。

  滨海旅游产业拉动海洋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9.2亿元,分别增长10% 和13%。成功举办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啤酒节等活动。

  海洋渔业平稳发展,完成产值73.2亿元,增长3%。瑞滋国家级刺参良种场、浩然生态水产养殖产值增幅均超过30%,黄海所海洋渔业科学研究中心、蓝色粮仓科技等一批水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新区共培育中泰、鲁海丰等10家远洋渔业企业,远洋渔船总数达到50艘,其中,投产运营34艘。

  航运物流产业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逐月回升。2015年1~11月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587万标箱,分别增长4.5% 和4.1%。

  蓝色金融产业加快集聚,“海洋+金融对接大会”成功举办,国内首家海洋经济专营机构—— 浦发银行蓝色经济金融服务中心成立,西海岸蓝色金融中心、青岛国际财富港等6个涉海金融项目相继落户。

  “十三五”,深耕蓝色谋发展

  日前,新区发布该区“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其中蓝色经济成为浓墨重彩的篇章。该建议指出,“蓝色是新区的特色,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新区的使命。”“十三五”期间,新区要建设大港口、推进大科研、打造大园区、拓展大空间,努力实现海洋经济发展大跨越。

  ●大港口 推进青连铁路接线建设

  全面实施“以港兴区”战略,坚持以港口为中心、临港产业为支撑、城市为依托,以港促产、以产带城、港产城联动,构建港口大开发、产业大集聚的局面。#p#分页标题#e#

  实现前湾港区与董家口港区联动发展,实施“互联网+港口”行动计划,推进港航节能减排;加快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建设,集中推进一批百亿级项目,推进前湾临港产业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信息、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打造航运服务中心;加快董家口港区码头建设,推进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港区内村庄搬迁,加快推进青连铁路连接线、董家口疏港公路建设,构建港区“三纵三横”集疏运体系,完善前湾港疏港交通体系。

  ●大科研 建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

  围绕建设全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率先实施“海洋+”行动计划,吸引海洋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入驻,做大做强海洋基础科研平台,提升应用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与培育平台,构建“政产学研”大科研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基于海洋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海洋特色产业基地。

  创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在可燃冰、海洋油气等深远海资源勘探、大洋科学考察、深远海生物资源利用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及成果应用,加快建设华大基因青岛研究院,建成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全面建设海洋科技“十大创新平台”;海洋工程重点发展深海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辅助施工船、海洋科考装备、深海资源开发等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业,突破发展邮轮制造业;依托惠普大数据等重大项目,积极培育海洋信息服务、涉海电子商务、蓝色金融服务、海洋影视文化等新兴高端业态,打造国际化海洋大数据中心。

  ●大园区 十大特色园区重点推进

  建设“十大特色园区”,以做强海洋基础科研、提升技术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孵化与企业培育为重点,升级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前湾国际物流园区和海洋生物产业园3个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建设现代渔业试验基地、斋堂岛海洋能技术试验基地、海水淡化基地等7个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海洋高新区,规划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园。

  ●大空间 建成北方远洋渔业母港

  增强经略海洋意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以全球化视野配置蓝色海洋资源,推动海陆并进,实现科学、绿色、立体开发。

  规划建设离岸综合开发示范带,以近海海域为载体,发展海上科技、海洋牧场、海上休闲旅游等近岸产业,加快推进深远海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和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开发,依托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多功能远洋渔业港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远洋渔业母港;打造全国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集中建设国家深远海开发重大创新平台,打造董家口大宗商品和战略物资储运中转基地,推进海底机器人、自主型无人探测器等深远海探测装备研发制造,打造深远海开发装备产业基地。

  关键词

  ●冷链物流

  “贵族鱼”降身价端上百姓餐桌

  冷链,就是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实施“发展远洋渔业、做大水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战略,冷链物流至关重要。

  在董家口港区胡家山作业区,占地12.26平方公里,总投资260.7亿元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正在建设。“从捕捞到仓储、再到加工、交易,全程都需要。”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以金枪鱼为例,目前,由于数量少,捕捞、运输、加工、储存要求高等因素,价格相对较高,是“贵族鱼”。冷链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建好后,金枪鱼等产品在基地加工、储存、交易后,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老百姓的饭桌上。

  记者采访了解到,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101.7亿元,由青岛鲁海丰投资有限公司统一规划建设、独立封闭运行。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渔港码头、远洋渔轮整备基地、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冷冻冷藏基地、水产品加工基地、渔业培训中心、文化展示区、生活服务区、行政办公区、物流园区和防波堤、航道锚地等。#p#分页标题#e#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整合青岛渔业港口资源,联动发展海洋文化、海洋餐饮、滨海旅游、海洋教育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多元化产业,构建水产品拍卖交易、冷链物流、远洋捕捞服务、加工配送、信息集成等产业链,打造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全国的国际化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交易量达300万吨,交易额达540亿元,税收贡献81亿元,拉动其他产业产值76亿元,带动区域就业数万人。”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打造“中国北方渔都”、“世界深蓝渔港”,成为半岛乃至全国蓝色经济海洋渔业经济的新引擎。

  ●海洋牧场

  垂钓新模式可同时容纳百人

  在石雀滩附近海域,有一处可供上百人同时垂钓的“海洋牧场”。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这里可谓是“天堂”,钓场内鱼类资源丰富,常见鱼类有六线鱼、斑头鱼、黑头鱼、鲈鱼、牙鲆鱼、黑鲷、真鲷、鳗鲡鱼等等,资源评估量近40万公斤。钓场全年开放,最佳体验时间为4月中旬至12月上旬,被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评为“省级休闲海钓钓场”。

  在海洋牧场,钓鱼爱好者有船钓、矶钓、网箱垂钓等多种垂钓选择,海岸码头、垂钓平台或是乘船出海,都有不同的垂钓乐趣。鲁海丰石雀滩海洋牧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按照‘投礁、放鱼、钓船、海岸、服务’的工作思路,以特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体验为主线,打造集休闲渔业、海上运动、滨海度假、体育竞技相结合的休闲海钓旅游场所。”海洋牧场的海岸上,建设了极具特色的海草房,为海钓游客提供休憩、民俗体验服务。在鹿角湾还建设有一处游钓码头,并配套海钓俱乐部,可提供省级、国家级各类垂钓赛事。

  在海洋牧场广阔的海面上,漂浮着12个橙色的大小各异的圆环。海洋牧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海洋牧场的垂钓平台,最大的一个平台周长达到168米,能同时容纳100多名垂钓爱好者享受垂钓乐趣。”圆环内部水下的部分是一张巨大的“网兜”,网兜内随处可见的肥鱼游来游去。

  记者了解到,渔人码头休闲基地计划增加建设潜水俱乐部、游钓俱乐部、浮潜特色浴场、水族特色餐厅、海滨度假村、室内游钓馆、旅游码头滨海步行道等,形成特色鲜明、主题功能配套完善的海洋生态旅游景区。目前,水族特色餐厅及海洋主题超市主体建设已经开业纳客。

  ●海工装备

  波浪荷载软件填补国内空白

  在蓝色项目的大力支撑下,新区蓝色经济产业发展迅速,船舶海工产业加快向海工及特种船舶转型。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哈尔滨工程大学投资6.4亿元建设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研究院所属创新科技园正重点引进船舶海工、海洋新材料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入园企业达20家。这里很多项目都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青岛科技园区转移转化,很多技术国内领先,有的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我们研发的多功能水下无人潜航器具有海底侦查、对敌作战等用途,研发中心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整条生产线全部搬到青岛研究院。”三体超高速船、多功能水下无人潜航器、高技术船舶舱室环境工程等项目,在国内军用领域均处于领先水平。

  2015年12月底,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环境适应性研究中心入驻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该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建立模拟海湾内的仿真环境,提供与实际环境相吻合的实验室环境,通过数据采集,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包括实际海况大尺度船舶模型试验技术、特殊环境下结构适应性试验技术、船舶与海洋平台结构安全监测与评估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波浪载荷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特种试验装备开发。#p#分页标题#e#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波浪载荷计算软件为新型号船舶与海洋平台计算分析、设计和审图提供技术支撑,该软件的开发,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浮体波浪载荷计算商业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

  ●矿石码头

  开启中国港口“大船时代”

  2015年7月4日,全球最大的40万吨矿船“远卓海”轮成功靠泊在青岛港董家口40万吨矿石码头,使董家口港区成为国内首个具备40万吨散货船直靠能力的码头。截至目前,入华的13艘40万吨级矿船中有11艘在董家口港靠泊,董家口港开启了中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为打造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建成中国最大的“矿石超市”注入强劲动力。

  2015年12月1日,随着40万吨矿石船“印尼海”轮顺利作业完毕,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公司以2856吨/小时的优异成绩,创出世界最新单机接卸效率,第24次创出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记者了解到,青岛港董家口40 万吨矿石码头总投资40.4亿元,设计年吞吐能力2900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石接卸码头。项目创造了五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矿石码头、最先进的环保系统、最大的岸桥(510米,蝶形结构)、最深的码头水深(-25米)、最先进的信息化操作系统。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负责人告诉记者,“码头配备了4台世界上最大的卸船机,单机单爪装卸量80吨,每小时装卸效率可达3500吨。矿石等货物通过30条、总长度21公里的封闭式流程皮带输送到后方堆场,每条皮带流程效率达每小时1.05万吨,居世界之首。”

  ●海上啤酒节

  打响西海岸旅游“金字招牌”

  2015年的夏天,“大海+啤酒”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最火热的组合。青岛国际啤酒节首次设立西海岸分会场,占地1000亩,三面环海的啤酒节西海岸会场,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中国最大的海上啤酒广场的称号。2015年8月30日,在第2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西海岸会场闭幕式上,现场上万名观众的关注下,来自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的颁证官现场进行了授牌。“海上啤酒节”的声名一炮打响,成为西海岸旅游的又一块“金字招牌”。啤酒节西海岸会场对青岛西海岸新区旅游行业拉动效果显著,啤酒节期间,近千万游客拥入青岛西海岸,感受新区的魅力。啤酒节西海岸会场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啤酒节举办的23天里,啤酒广场共消费啤酒近1000吨。

  市委党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生态宜居委员会秘书长李光全认为,青岛国际啤酒节西海岸会场的设立,有助于促进青岛东岸西岸城区的有效联动,有助于打破区域的地理分割推进产业布局、城区功能布局的全域统筹,对于拉动西海岸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东岸城区共享国家级新区拉动红利具有重要作用。

    文/图记者 刘家冕 李晓哲 通讯员 臧富贵 薛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