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区域发展


 

  

  

  内蒙古包头

  出台了《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还在全市建立“1+10+N”的“包头企业高管”微信群,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政务服务。

  河南周口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便捷高效、宽松有序、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推动“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湖北咸宁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建立了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既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今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也是应对严峻复杂形势、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举措。为实施好新一轮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全国多地采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振兴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内蒙古包头: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政务服务

  不久前荣获“2020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称号的包头市,成为内蒙古全区的典范。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孟凡利表示,“一流的营商环境一定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定是一等的、最好的,一定是具体化、实践化的。”孟凡利说,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和人才的选择,影响着资本和人口的走向。

  据悉,为了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包头陆续出台了《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关于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工作服务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各旗县区和市直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意见,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旗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均在媒体作出公开承诺,向公众签下责任状,实现从上级“要我干”变成“我承诺”“我要干”。

  与此同时,包头还在全市建立“1+10+N”的“包头企业高管”微信群。“1”是指市级有一个微信群,全市所有的重要企业高管和市领导、各旗县区负责同志都在这个群里。“10”是指十个旗县区也都建立了各自的企业微信群。“N”是指市直一些委办局也建立了各自部门牵头的微信群。如此一来,微信群成了“服务企业的桥梁”和“移动的会议室”,企业家与单位政府之间的交流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随时可以说,随时可以办。

  在包头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推进下,包头市营商环境的变化也得到了广大企业的普遍认可。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汉杰表示,今年元旦刚过,包头市委市政府就安排专班专门到新疆,和企业一起共谋产业如何发展,商讨如何推动项目。“我们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把产业发展的方向、项目建设的内容等基本确定下来了,效率非常高。这个项目是特变电工境内境外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投资决策最为高效的项目。”包头市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雅表示,“前段时间,我们需要一笔5000万元的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在包头高管群里反映情况后,上级部门很快就协调把额度批下来了,特别及时地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河南周口: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企业当天竞得土地,次日办好不动产登记。2021年2月9日,土地摘牌,2月10日,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周口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传来消息,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所需的9个《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动产证》全部办齐,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2020年8月,益海嘉里集团与周口市政府达成协议,拟在周口港区建设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为加快推进项目落地生根,周口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了益海嘉里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专班,从项目规划选址、控规编制审批到修规设计方案审定,再到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直到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动产证》,为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获得了企业的极大好评。

  周口市市长丁福浩表示,营商环境是衡量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维度。近两年来,周口市认真贯彻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总体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周口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提速增效,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目前,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可办,76项事项实现“掌上办”,事项申请材料平均减少30%以上,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72.15%,即办件占比34.08%,事项办理时间平均压缩82.91%。

  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周口市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破除各种隐形门,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一网通管”“智慧监管”。目前,在监管事项认领方面,周口市共有监管事项主项7146条,认领5993项,覆盖率83.87%,居全省第二;监管事项子项共有25594项,认领15205项,覆盖率59.41%,居全省第一。在数据汇聚方面,周口市共汇聚“互联网+监管”数据872163条,居全省第一。

  着力打造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周口市全面梳理政府定价目录内的各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做到“目录之外无定价”。打好税收和社保费减、免、缓、降、返政策组合拳,2020年,全市减税降费21.1亿元,累计发放各类再贷款、再贴现28.07亿元,为市场主体节约成本1.1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最直接效果,是引资引智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2020年,周口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2个,总投资2350.9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92个,总投资1801.8亿元。62个省重点项目和324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108.56%、105.62%。

  湖北咸宁:联动合作建立政企沟通长效机制

  湖北和乐门业有限公司2016年落户湖北咸宁高新区。按惯例,签约后要办理一系列手续才能动工;没想到的是,公司享受“零审批”服务,先建后验,第二年3月就成功投产。

  今年初,疫情给和乐门业发展造成诸多麻烦。咸宁高新区“特派员”上门,帮助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开具通行证,公司很快全面复工复产。后来又为公司“带货”拉订单,帮助销售上万樘门。该公司在全国有四个生产基地,唯独在咸宁追加投资。

  “咸宁的投资环境非常好!我们在不断追加投资。”公司经理刘磊表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咸宁市市长王远鹤表示,近年来,咸宁市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围绕政务、市场、法治三大关键领域,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推动企业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与此同时,为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咸宁还建立了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坚持每个季度召开1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推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多家市直单位主动出击、联动合作,为每个企业选配一名兼职督查联络员,作为包保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提供“一对一”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咸宁市积极支持医护产业发展,指导相关企业通过实施扩产、转产、新建等方式扩充产能,在对外联系通道不畅期间,发动广东商会协调外购贴条机10台,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邀请省药监局专家来咸宁为金士达、爱科等企业现场指导,提供检验、灭菌等资源的整合方案,开通疫情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指导企业取得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许可资质。

  疫情期间,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市经信局联手建行咸宁分行共建“企业氧舱”,为受到疫情冲击而产生流动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疫中送炭”,共向三赢兴电子等157家企业投放贷款13.37亿元。瀛通公司反映高端人才引进难,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招聘活动,对接武汉高校,为公司成功招聘16名急需人才。(郝兆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