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传统节日民俗之春节(二)



贴年画  腊月二十七八,各家开始贴年画。年画起源于贴门神。单人门神画,多是画着捉鬼天师钟馗;唐朝后兴起挂双人门神,是秦琼、尉迟敬德的画像。传说唐太宗因作恶梦患上了惊吓症,经这两位将军把门而病愈。年画有独幅大画,如福禄寿三星图、五子登科、六畜兴旺、天官赐福、观音送子、吉庆有余等;有四联画,一联四个画面,每个画面下都有文字说明,像连环画一样,在讲述较完整的故事。1960年代以前,年画都是手绘画;之后,出现了戏剧、电影的剧照影印品。年画有明显时代特征,以共和国成立后为例,罗盛教、雷锋等英模人物、农业学大寨、毛泽东等伟人像、“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革命样板戏、影视明星写真等,都曾是年画题材。年画多是贴在炕间卧室的墙上;神仙画多有固定位置,财神贴在正间屋,门神当然是要贴在家门上。

◎除夕日
民国《牟平县志》卷3第44~45页载:“俗以祭先为重,有庙祭、家祭、墓祭。庙祭由阖族公立祠堂,藏先人遗像、谱牒、木主于中,以时致祭,按族中支派轮流主之;家祭者奉主于家,祭其高、曾、祖、祢为四亲,自忌日、生辰外,元旦、中元、冬至、除夕皆设祭,祭品丰啬不同,无废事者。惟除夕、元旦为特祭,各家悬先人遗像、至元宵夜始撤。他如上元荐灯、端午荐角黍、中秋荐月饼,各处不同。至墓祭虽非古,然遗魄所藏,礼以义起,无士庶皆行之,每岁以清明、十月朔两期致祭。”

腊月最后一天,不管是三十还是二十九,通称大年三十。腊月月小,二十九天的称小进年;月大三十天的,称大进年。这个昼夜间,最讲究和谐喜庆、祈福纳祥,俗称欢度除夕。除夕日要做的重要事有:

祠堂上宗祭祖  1950年代前,带着香和纸到氏族祠堂上宗祭祖是件很重要的事。祠堂有专人负责接待族人前来祭祖,外村的多在大年三十当天前来,本村的,除夕夜、正月初一等日子,都可以前去祭祖。到祠堂上宗、祭祖,是乳山人春节祭祖重视的是室祭形式,即到氏族祠堂进行庙祭(俗称祠堂为家庙)和在居室内设供桌家祭。前者属于聚族公祭,敬拜远祖的成分多;后者属于自个家的私祭,敬拜近祖的原由多。春节墓祭仪式,乳山有些村已式微,想来也有道理,春节是请祖先回家过年的,如果再跑到坟前祭祀,有些重复;但礼多人不怪,坚持墓祭也无不妥。祠堂祭祖的仪式,各地差异很大。即使同处一邑,一水之隔的河东河西、一道之隔的路南路北,往往也不一样。方式方法虽不同,但目的和作用完全相同。祠堂祭祖是血脉汇聚、精神认同、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凝聚人心的家族课程,是慎终追远、不忘根系、感恩思孝、懂还知报、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课。各家族都有这样的遗训:“子孙做了坏事不准入祖坟、不准上族谱。”很清楚,祖宗都想让后人学好、过好。通过祭祖,与祖宗做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有好处。各个家族越上宗敬祖、追根溯源,民族就越团结、国家就越安定,因姓氏的源头,都出自炎黄兄弟俩,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具体做法:

一是摆供品。除夕前一天,祠堂忙于摆设供品。早期是族人送供品,一家出一两样。因物品重复率太高,后来各家出点钱,由祠堂统一采购。赞助款够用的祠堂,则不收各户的钱。也有的是宗族中各大份轮流负责制。乳山祭祖食品,没有太多规矩,只要不是忌讳的,陆生海产的都行。明清时期大户人家,有设大三牲的,即以牛头、猪头和羊头为主祭品(隆重时用全牛、全猪和全羊)。因乳山人感恩耕牛,后来不用牛作祭品;以设小三牲为常见,即鸡、鸭和鱼。多数祠堂以大三牲、小三牲为参考,自行搭配,从猪头、羊头、全鸡和大盘鱼等品种中选择三样。其他供菜,人间觉得名贵的,老祖宗都会喜欢的。究竟摆多少样,视供桌的大小而定。大供饽饽是必上供品,还有米饭、水饺、果品等。族长或德高望重者指挥安排供品摆放。供品的摆放顺序,与家庭摆供桌大致相同,只是家庙祭祖的菜品数量要成倍地增加。乳山口镇兰家村2009年续修的《兰氏族谱》载:“每逢春节,除夕至正月十六,祠堂内高挂兰氏宗谱,宗谱下安放一宽一尺五寸、长九尺的长条几,上放六十个盅子,长条几前数张八仙桌上放三十六个碟子。碟子前放十个青花大碗,这些祭器里分别盛着整个鸡、鸭子、猪蹄……;数张八仙桌两边各放置一张长形桌子,上面分别供着脱毛的三牲,即囫囵猪、羊和公鸡和十个大饽饽。大饽饽由巧妇蒸制的,一锅只能蒸三个,以笼屉做锅盖。供桌上每年也不尽是供奉一样的祭品,个别年份也供着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和鲤鱼跳龙门的面塑。面塑栩栩如生,增添了过年的热闹气氛。”他们记录了昔日祠堂祭祖的盛况,也佐证乳山不用牛当祭品的事实。

二是上宗。大年三十清晨,各祠堂首先要接待前来上宗的人。迁居外村、或本村的族人家庭,给过世满三周年的亲人上谱(夫妻得后逝者满三周年一块上谱),即把逝者名字、简要生平,填写在族谱上。族谱分两种,一种是祭典用的图表式挂谱,张幅很大,几乎能占满一面山墙,质料多是绫缎,底色很浅(浅灰、浅红和浅黄等);另一种是书卷式的谱书。有两位执笔人,一位在大桌子前,负责填挂谱;一位在小桌前,负责填谱书。挂谱只填写名字,谱书对优秀人物简要记录其事迹。上宗是为了给亲人名留族史,这一刻气氛庄严肃穆。因挂谱要及早升起来供族人祭祖,所以上宗的人要赶早。境内传说,某氏族外地上宗的人来晚了,祠堂的人不满意、摔脸子,外地人就动手抢家谱,争抢中,把挂谱撕扯成了两半,外地人回去后,凭着半张挂谱,另立祠堂。上宗的人,带着纸墩、香烛,参加祭祖。有的还捐款给祠堂,祠堂张榜公布捐款人名单及款额。
三是升谱。族谱填写结束后,立即把挂谱升挂在大供桌上方的墙上。这种挂谱面积较大,家庙北墙挂不开,所以多是挂在祠堂的东山墙上。用长竹竿挑起来,把挂绳放在挂钉上,挂端正后,祠堂门外紧接着鞭炮齐鸣,继而锣鼓喧天,向人们宣示祭祖活动正式开始。

四是祭祀。因祠堂大厅多不是太宽敞,恭候在院内、门外的族人,要分批进来祭祖。首批多是辈分较高的人。具体程序:

宣布开始。族长宣布祭礼开始,请祖先就位。族长点燃高烛后,退身供桌一侧。

列队肃立。参拜人在供桌前列队肃立,大家表情凝重,心态虔诚,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宣读祭文。族长读祭文,祭文用“维”字开头,维系、开启与祖先沟通交流之意。中间正文多为四字句,短句读起来容易表达哀思缅怀之情。篇幅长短不限,内容各族自撰,如“缅怀祖德,万世弗忘,祈祷吾族,家运昌隆,人丁兴旺,福泽永绵”等。祭文最后以“尚飨”二字结尾,尚含崇尚、崇敬和盼望的意思,飨是请享用美食佳肴。

进香敬酒。祭文读毕,族长点燃3支香,双手捧香三作揖后插入香炉;族长上香时,助手已把酒杯斟满,跪地双手举杯过头,由族长接过来,放在祭桌上,祭酒3杯。

行磕头礼。族长站在桌前一侧下令“叩首”,参祭者一齐作揖,随之跪在拜垫上磕头,三叩首(磕头3次)。向挂谱大供桌磕头后,再向祖先画像三磕头(画像下也有供桌)。画像是祖先的代表人,这位人物是家族的荣耀,如姜姓的姜太公、辛姓的辛稼轩、刘姓的刘伯温等,也有的是立村之祖。这批人磕头礼毕,有秩序地退出堂外,下批人进门。之后各批只是行磕头礼,读祭文、进香和敬酒等程序省略。祭祖人带来的纸墩、供香和鞭炮,由管理祠堂的人收下,并负责择时点燃。发纸或在室内放燃纸盆,或者在院内划发纸区,都要确保祠堂的安全。正月十五之内,祠堂随时接待族人前来祭祖。

五是收谱。本次祭祀结束,将挂谱及两边的对联、画像及衬联请下来,器皿、灯台、桌布等物品整理干净,装箱保存,等下个祭期再请出来。撤供时,供品分配由族长决定。分给族支中有威信的人。这些食品,祖先“用”过,带有先人的“回馈”,即赐福、保佑等良好信息。对使用过的祭品有两种处理方式,祭凶神的祭品扔入河流或者掩埋,祭吉神的祭品分给德高望重的人食用。祖宗当然是吉神。此俗古已有之,《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用祭神、祭祖的牛猪羊之肉(祭祀后的肉叫胙肉),奖赏有功劳、有地位的人,受赐者深感荣幸。实际中,只“全三牲”的祭式,要分配祭品;规模小的祭式,则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撤下来的供品食物,不论是生的还是熟的,都要重新加热煮透,食品“还阳”“回凡”之后方可食用。

为给乳山留下这方面的直观资料,2011年春节前,笔者联系海阳所镇姜格村的朋友,到其村记录祭祖情况,得到族长许可。除夕清晨5点钟,高署新驱车接笔者与于家广奔向目的地,在银滩遇到罕见大雾,本来20多分钟车程的路,竟走了一个多小时。到村后,联络人姜秀明、族长姜文吉、原支书姜吉胜、原生产大队长姜义楷等人,或在村口迎接、或在祠堂前等候,使人感到温暖。姜格祠堂,三四百年来几经修缮,好在修旧如旧,仍然保持着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辛明路)